设为首页 手机和ipad版 掌上华声 繁体

文科生,你为什么这么“惨”?

近日,认证资料为“哈工大教授”的网友太蔟发表了一些与文科生有关的言论,引起了不少文科网友的愤怒。从太蔟的观点来看,其说法似乎有理有据,让人无从辩驳。文科真的贻害人类吗?文科生,你为什么这么“惨”?[详细]

会用iPhone不是懂科学 中国人科学素养达标率低

2012-06-27 17:02:21 | 北京晨报

----------------------------------------------------------------------------------------------------------------------------------------------------

  大江东去

  会使iPhone不等于懂科学

  如果没有准确的调查数字,估计不会有人觉得中国的公民科学素养居然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情况。感觉上,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科学”,同时,飞速发展的网络和移动通讯也已经覆盖大多数乡村,且不说国家的大成就,就看看我们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看看我们充满高科技的生活——尤其是城市人的生活,甚至看看我们小作坊山寨国外电子产品的能力,都会让人恍惚,我们好像挺领先的啊。

  不得不说,日常的感觉与实际情况之间是有差异的,经济的高增长,有时候会给人带来某种错觉。

  如果以最近一期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数字计算,我们符合国际公认的具备合格科学素养人口比例为3.27%的话,那么在中国人口的巨大基数下,这个合格人口总数就达到了四千多万人。这个数字甚至超过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总人口。应当说,这个总量对中国当下的高速发展,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比如我们近年来航天工业的飞速发展。

  在为这个总量高兴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比例数字本身的残酷。在这四千多万以外,仍然有十几亿人达不到科学素养的一般水准。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这十几亿的数字会成为发展的沉重包袱。一个现代国家的总能量,是全体公民的叠加增幅,就像一艘需要万众操纵的巨舟,如果超过90%的人不熟悉操作技术,只靠剩下那些人的话,船怎么也不会太快的。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有一种认识是,科学是科学家的事情,大众只要按照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办法去生产、生活就可以了。不得不说,这种基础思考的缺失和对社会精英的依赖正是社会整体科学氛围弱的一个现实写照。举个简单的例子,虽然类似张悟本这样的“神医”屡屡被揭穿,但总有新来的神医靠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迅速风靡。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或绝症患者,对江湖神医的忽悠深信不疑,而对正规医院复杂难懂的诊治心存疑虑。这样的情况在各行各业都存在,这不但降低了相关领域的发展速度,也使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成本无形中加大。

  另一种比这个更有害的思维,是认为科学就是技术,只是一种技能和工具,只有在用的时候才需要。这种思维可以上溯到洋务运动时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发展过程中,眼睛只盯着技术和产品这样“实际”的东西,而忽略了科学的根本并不仅仅是知识的集合,它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是世界观、是方法论。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买来西方的先进生产线就可以生产高技术产品那么简单,整个社会依照合理的规律和规则健康有序地良性运转才是正确状况。这其中,科学就如同恒星的内核,提供着源源不断供自我发展的能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离不开这种能量的温暖。

  具体说就是,当我们不仅仅是排队买iPhone,而且也能发明iPhone——不仅仅是那一台机器,更是那一种开创性的突破性思维——的时候,就差不多了。郁晓东

  知识解析·公众科学素养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上将公众科学素养归纳为三个部分:

  ◎科学知识。考察公众对最基础的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比如,地球围着太阳转一圈是一年,未来继续转下去;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电子比原子小。我国一般采用10道题到12道题的问卷;

  ◎科学方法。这一项考察的是科学研究是什么东西。还有就是场景题,药物试验研究,摆出几种试验方法,是否能判断哪个方法最有效;

  ◎社会影响。指的是科学成果取得以后向公众传播,公众对其了解程度如何。并不是指科学在社会中的应用,造福人类。这一指标判断的标准是你是否能识别真伪的科学信息。在美国的题目是你是否能分辨星座和天文学的区别。而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地,类似的指标为是否相信宿命。

  李教授表示,在最后一项标准上国际上也存在争议。有些国家认为,即使相信宗教,也不代表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因为美国的科学家40%相信上帝,有人就提出,个人宗教信仰和科学素养不相冲突。”因此,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比较普遍地采用前两项来比较。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