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一支来自长沙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七彩筑梦,乡伴童行”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邵阳市洞口县月英村,开展了以 “阅读赋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与调研,为当地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也为乡村儿童教育关爱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深入访谈,精准聚焦当地需求
实践活动伊始,团队成员来到了月英村村委会,与月英村支部书记、月英完小校长进行了深入访谈。从村支书处了解到,月英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80%的儿童有留守经历。随后,校长详细介绍了村里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努力与面临的困境。“村里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孩子们在情感陪伴和心理疏导上存在一定缺失,部分孩子表现出内向、焦虑等情绪问题。” 校长的话语让团队成员更加明确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与方向。
细致调研,普及科学关爱方法
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状态、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对其心理品质的影响,团队设计并发放调研问卷百余份,问卷内容涵盖情绪管理、人际交往、阅读偏好等多个方面。同时,面向家长群体发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爱手册》50余份,将科学养育理念与亲子阅读技巧送至家庭,为家校协同守护儿童心理健康架设沟通桥梁。“平时除了照顾生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沟通。”调研过程中,一位奶奶表示:“感谢你们的指导,我今后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团队成员在月英村进行调研
为家长发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爱手册》
绘本为媒,特色课堂疗愈童心
围绕“阅读赋能心理健康”的核心调研方向,团队精心挑选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绘本,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绘本疗愈”特色课堂。孩子们围坐在教室前排,跟随团队成员沉浸在《我的情绪小怪兽》等绘本的故事中,通过“角色共情演绎”、“手绘心情书签”、“读书小报制作”等互动环节,孩子们学会了识别情绪、表达心声,并在心中埋下了自我觉察的小小种子。绘本赠送环节,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我要!”“我要!”,纯真的笑声在课堂回荡,阅读的暖流悄然融化着孩子们内心的壁垒,成为探索自我、连接世界的安全桥梁。
绘本疗愈课堂
小朋友在课上绘制心情书签
汇聚微光,照亮乡村儿童心路
“愿这些书本成为孩子们心灵的小小窗口,让他们面对未来积蓄更多的勇气与希望。”团队成员刘恩希说道。此次大学生健心践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不仅为洞口县月英村的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关爱,也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团队将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为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贡献大学生的智慧与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讯员 刘芳萍 刘恩希)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