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上午, “博芽计划:‘馆-园-家’共育探索展”在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正式启幕。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民教科科长张慧超、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主任李茜子、芙蓉区教育局朝阳幼儿园卢璨园长及芙蓉区教育局东岸锦城幼儿园杨亮园长及教师、家长和幼儿代表共同参与活动,标志着历时两年的馆园家协同育人模式进入成果转化新阶段。
三方协同创新,教育边界全面突破
2023年湖南博物院与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启动的“馆园共建”开创了博物馆资源下沉幼儿园的新创新路径:
共享活化文物——打造“五感课程”,通过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体验,让文物成为幼儿的“可触摸伙伴”。上百组家庭深度参与博物馆“探馆寻宝”亲子互动,展厅变身为沉浸式亲子课堂。
共创特色课程——朝阳幼儿园以陶器为载体,引导儿童解读纹饰密码;东岸锦城幼儿园开发青铜器系列课程,开启从酒器到编钟的探索。两园的课程纷纷结出累累硕果。
共融文化传承——家长带孩子走访本地古迹、绘制探馆地图,形成“展厅-课堂-家庭-社区”教育闭环。
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主任李茜子表示:“博物院与长沙市芙蓉区两所幼儿园通过两年时间构建起“共享-共创-共融”的协同育人新模式,让600余名幼儿从历史文化“旁观者”蜕变为主动传承者。
芙蓉区教育局朝阳幼儿园园长卢璨指出,两年的馆园合作形成了“博物馆的历史厚度+幼儿园的教育温度=未来文化创造力”的模式,同时推动了“社会即课堂”的教育生态变革。
随后嘉宾们步入展厅,教育员和幼儿代表担任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展览。展览以“成长记”为主线,分为“溯源•启程”“发现•感知”“创造•传承”“分享•共鸣”“展望•未来”五大板块,展示了幼儿创作的青铜器类、陶艺类、马王堆帛画填色画等充满童趣的作品,互动区体验角吸引了众多孩子参与。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期间还将举办周末亲子工作坊和线上打卡活动。湖南博物院将持续通过“博物馆+幼儿园”的模式,推动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更多家庭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