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的出台,为智慧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绿风润耕团队研发的风光智慧大棚,正是乘着这股东风成长起来的创新成果,它不仅响应了政策号召,更以实际成效为农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但如何将政策蓝图转化为田间实景,需要解决“技术适配性”问题——即技术要与我国农业以小农户为主的经营现状相适应,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匹配。
依托高校“三千计划”,团队深入华中、华北、西北多地调研,发现传统农业设施普遍存在“双高两缺”困境:能耗高、人工与设施投入高,科研支撑与专业设备却严重匮乏。这些痛点成为团队突破的起点——他们自主研发高效风力发电机,最大化利用风能;整合五款核心设备打造智能集成系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搭建智能数据平台,实现设备状态实时追踪与维护预警。
绿风润耕团队的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针对我国农业“小而散”的特点,他们将系统设计为“模块化”,农户可根据种植规模灵活增减设备;针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在华北地区强化保温控制,在华中地区侧重通风除湿,在西北地区突出节水功能。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让技术能在全国不同区域落地生根。
目前,风光智慧大棚已在全国12个省份的30多个县开展试点,累计服务农户超2000户。从政策层面看,它推动了智慧农业技术的普及;从产业层面看,它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从农户层面看,它增加了收入、减轻了负担。正如农业专家评价:“这样的创新,既接天线,符合政策方向,又接地气,满足农户需求,是农业强国建设中需要的‘毛细血管’工程。”(通讯员 高文玲 欧子涵 任士堂)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