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之云”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衡阳市珠晖区胜利村葡萄种植基地,开展劳动实践与数智助农活动。队员们放下书本、走进田间,在挥洒汗水中感受劳动价值,用专业知识服务农业生产。
清晨,实践团成员抵达葡萄园后,立即在农户的指导下投入劳动。他们戴上草帽、拿起剪刀,学习疏果、剪枝等技术。盛夏的葡萄架下闷热难耐,但队员们干劲十足,仔细修剪多余的果穗,确保养分集中供应。除了修剪工作,队员们还参与除草、绑蔓等农活。起初,不少同学动作生疏,但在农户手把手指导下,很快掌握了技巧。数学专业的李毅笑着说:“解方程需要耐心,干农活也一样,必须细致认真。”
在劳动之余,团队结合专业特长,帮助农户优化种植管理。他们采集土壤样本,测量温湿度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葡萄生长环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科学建议。此外,队员们还协助农户整理销售数据,建立简单的库存管理模型,提高运营效率。一天的劳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辛苦与智慧。带队老师黄钽成表示:“劳动实践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对同学们意志的磨炼。只有真正走进田间,才能理解乡村振兴的意义。”
夕阳西下,实践团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大学生既能扎根土地、吃苦耐劳,也能运用所学、服务社会。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乡村,在劳动中成长,在实践中奉献,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黄钽成 黄勤珺 刘志萍)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