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本该是快乐玩耍的季节,可有的孩子却总是反复咳嗽、鼻塞、呼吸不畅,甚至半夜咳醒、运动后喘不上气……家长以为是“感冒没好透”又或者是“体质差”,却不知可能是过敏/哮喘在作怪!
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3-12岁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达17.8%,儿童哮喘患病率较20年前增长3倍。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疾病,却往往"狼狈为奸",成为困扰千万家庭的健康难题!
1、这些症状别忽视,可能是过敏信号!
很多家长以为过敏只是“打喷嚏、起疹子”,但实际上,过敏的表现多种多样,尤其是呼吸道过敏,常被误认为“感冒”或“体质弱”,⚠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状,建议尽早筛查过敏原!
长期咳嗽尤其是夜间或运动后加重);
反复鼻塞、流鼻涕(超过2周不见好);
呼吸时有“嘶嘶”声(可能是哮喘征兆);
黑眼圈、频繁揉鼻子(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 。
2、哮喘≠“长大就好”,拖延治疗可能影响肺功能!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喘,长大自然就好了。”但事实上,儿童哮喘若不规范治疗,30%-50%会延续到成年;长期气道炎症可能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运动能力甚至生长发育;急性发作时可能危及生命!
哮喘的典型表现:运动后、夜间咳嗽加重 ;呼吸时伴随“哮鸣音”(像吹哨子的声音);胸闷、气短,严重时嘴唇发紫。
3、四大过敏“元凶”
尘螨、霉菌藏在床单、地毯、空调里)。
花粉、柳絮(季节性过敏高发)。
宠物皮屑(猫狗毛发、唾液中的蛋白质)。
食物过敏(牛奶、鸡蛋、坚果等)。
4、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更容易过敏?
“太干净”反而不好!—— 过度消毒、减少户外活动,导致免疫系统“没见过世面”,容易误判无害物质为“敌人”。
遗传因素——父母一方过敏,孩子过敏风险达30%-50%;双方过敏,风险高达60%-80%。
空气污染、气候变化—— 雾霾、潮湿天气加剧过敏症状。
5、如何科学应对过敏&哮喘?
第一步:揪出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快速安全);
血清IgE检测(抽血检查,更准确);
肺功能检查(判断哮喘严重程度)。
第二步:科学防护,减少发作
环境控制:定期清洗床单、窗帘,使用防螨床罩 ;保持室内湿度50%以下,避免霉菌滋生;花粉季减少外出,必要时戴口罩。
合理用药:鼻喷激素(过敏性鼻炎一线方案,安全有效);吸入激素(哮喘控制的核心,需长期规范使用);抗组胺药(缓解瘙痒、打喷嚏)。
第三步:增强体质,降低敏感度
适度运动(游泳、慢跑可增强肺功能)
均衡饮食(维生素D、Omega-3有助于抗炎)
脱敏治疗(针对尘螨等特定过敏原,3-5年疗程,可显著改善症状)
6、过敏常见误区
误区一:过敏不用管,长大就好了
部分孩子可能自愈,但多数会持续甚至加重,早干预才能减少伤害!
误区二:激素药副作用大,能不用就不用
鼻喷、吸入激素剂量极小,全身副作用微乎其微,远比反复发作的危害小!
误区三:查过敏原没用,反正避免不了
明确过敏原才能精准防护,比如尘螨过敏需勤换床单,花粉过敏需减少外出!
7、过敏的危害
60%过敏性鼻炎儿童5年内发展为哮喘;
长期缺氧会导致注意力缺陷,成绩下滑率达73%;
鼻塞张口呼吸可能引发腺样体面容(龅牙、龅牙、上颌发育不良)。
(通讯员 曹晗)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