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在与同学打篮球时,一个急停变向,只听见“咔哒”一声,我当时膝盖就痛得站不起来了......”“医生,我在足球赛上铲球时脚踝扭伤了,又肿又痛......”“医生,我在健身房举哑铃,现在肩膀痛得抬不起来了......”
高考后的这段时间,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的诊室接诊了多位高考后运动受伤的患者,科室主任李良军表示:高考结束后,无数学子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自由时光,很多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作为放松方式,也有不少人选择加强锻炼来减脂塑形,期待以良好的形象迎接大学生活的到来。然而因运动方式不当,导致运动医学科迎来了一波“高考后运动创伤潮”的学生们,今天,李良军主任就带大家来解锁如何正确运动的相关“秘籍”,让你的锻炼不“翻车”!
为什么高考后运动容易受伤?
李良军介绍,高考前考生长期伏案学习,大部分同学运动量骤减,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都处于低谷。高考后突然进行剧烈运动,身体一时无法适应高强度的负荷。比如平时很少跑步,高考后直接尝试长跑,脆弱的膝关节和脚踝关节就可能不堪重负,引发韧带拉伤、半月板损伤;平时缺乏力量训练,却在健身房盲目挑战大重量抬举项目,极易导致腰部、肩部肌肉拉伤。而且,运动前不热身、运动后不拉伸,错误的运动姿势等,都会为运动损伤埋下隐患。
警惕!这些危险运动行为正在伤害你
1、篮球、足球场上的“拼命三郎”:
高考后的球类运动聚会往往充满激情,大家为了赢球频繁做出急停、变向、跳跃、争抢等高难度动作。但缺乏运动基础和热身准备,落地姿势稍有不当,就可能造成脚踝扭伤、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2、健身房里的“重量崇拜”:
高考后,不少同学急于在健身房“速成减脂塑形”。但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增加器械重量,超出肌肉和关节的承受范围,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肩袖损伤。
3、户外骑行“狂飙”:
风和自由的骑行固然惬意,但长时间骑行,身体一直保持固定姿势,臀部与车座的摩擦、膝盖的反复屈伸,容易造成臀部皮肤磨损、膝关节劳损。若遇到复杂路况,紧急刹车还可能导致摔倒,造成擦伤、骨折等严重伤害。
4、游泳时的“逞强之举”:
炎热天气下,游泳成为热门选择。但有些同学高估自己的游泳水平,在陌生水域贸然尝试长距离游泳或挑战高难度泳姿。一旦体力不支或遭遇腿部抽筋,很可能发生溺水危险。
5、跑步中的“盲目冲刺”:
很多人认为跑步简单,直接开跑。不注意跑步节奏,一开始就全力冲刺,会使心肺功能和肌肉难以适应,导致呼吸急促、肌肉痉挛。此外,穿着不合适的跑鞋、在过硬的路面跑步,也会增加足底筋膜炎、胫骨骨膜炎等伤病风险。
科学运动,远离伤痛的正确姿势
1、循序渐进,给身体适应期:高考后运动切不可操之过急,应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开始,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次运动 20 - 30 分钟,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2、做好热身和拉伸:运动前 10 - 15 分钟的热身必不可少,通过快走、关节活动、动态拉伸等方式,提高肌肉温度,增加关节灵活性。运动后 10 - 15 分钟的静态拉伸也至关重要,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运动后的酸痛,降低受伤几率。
3、掌握正确运动姿势:可以通过观看专业教学视频、请教教练等方式,确保动作规范。
4、合理补充营养和休息: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蛋白质,为身体恢复提供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休息,促进身体修复。每天尽量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5、受伤后正确处理,避免雪上加霜:一旦发生运动损伤,要遵循“RICE 原则”处理。
什么是RICE 原则?
Rest(休息):立即停止活动
Ice(冰敷):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冷敷15分钟
Compression(加压):弹性绷带包扎防肿胀
Elevation(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李良军提醒,若伤势严重,切记不可盲目用药,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医。
通讯员 欧阳丽梅 王敏惠
审核 李良军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