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文化与现代婚俗改革相遇,青年力量正书写乡村振兴的温暖答卷。近日,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乡里乡情公益社团以创新实践,在湖南多地掀起婚俗新风潮,通过挖掘本土文化智慧,为破解高额彩礼这一社会治理难题提供青年方案。

作为该校2023年10月成立的特色公益组织,乡里乡情社团以《尚书》"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精神内核,创新性提出“三维治理”模式:以德法共治定规矩,以仁慎相济促和谐,以诗礼教化树新风。在常德澧县、邵阳隆回等五个文化特色县市设立的10个田野监测点中,社团成员深度挖掘楚文化“盟誓为信”、巫傩文化“重仪轻财”等传统元素,为现代婚俗改革找到了文化支点。

聚焦高额彩礼这一乡村治理痛点,社团自成立起便展开系统性实践。在覆盖邵阳隆回、沅陵等五县市约260万人口(适婚青年占比17.7%)的监测网络中,青年志愿者们通过问卷调研、田野访谈、案例剖析等方式,精准把握婚俗现状。同时联动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和村民代表,开展多场主题宣讲与研讨活动,推动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
“真正的聘礼是‘孝亲、睦邻、勤业’。”社团指导老师介绍,团队构建的“家国协同”治理模型,正通过“道德评议会”“家风银行”等创新载体,将婚俗改革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数据显示,监测点所在村落红白事支出平均下降43%,“简婚”理念接受度提升至68%,传统文化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开慧村第一书记朱有志评价:“这群年轻人用文化自信破解治理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力量。”目前,该社团提出的“厚俗天平”理论已获多地政府采纳推广,其探索的移风易俗路径,正成为新时代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样本。(温航辉)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