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日讯(通讯员 赵玥 文俊杰 曹立佳 欧超 )6月27日,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组织15名师生党员一行赴衡东县甘溪镇开展“红心育苗·薪火筑梦”主题社会实践。通过红色教育、科普课堂、安全宣讲、走访慰问等系列活动,大学生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在当地中学,实践团队以“音乐党课”形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党员们带领中学生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经典歌曲,通过歌曲背后的党史故事讲解,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团队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通过演示“静电飞雪”“彩虹密度塔”“水果发电”“火山喷发”模型等小实验,为青少年带来趣味科学实验课。针对夏季安全隐患,开展防溺水专题讲座,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警示等方式,向100余名学生普及自救互救知识。
实践活动期间,队员们分组走访了老党员,聆听革命故事,记录口述历史。老党员宋爷爷动情地说:“看到年轻党员来听我们讲过去的事,党的精神一定能代代相传。”团队还慰问了当地留守儿童家庭,赠送学习用品,用暖心陪伴弥补亲情缺失。
“这是一堂行走的党课,老党员们的赤诚信仰、乡村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学生团队负责人文俊杰同学说。当地镇党委负责人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大学生党员既送来了知识和服务,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据悉,此次实践活动是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员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更多青年党员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