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6月27日讯(通讯员 吴红 童慕雪)当夏日的阳光洒满大地,青春的号角再次吹响。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季节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社会的热忱,即将踏上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之旅。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6月26日上午9:00,湖南第一师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百熙楼1010会议室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院党委书记曾玉华、院长陈明、院党委副书记胡英、副院长胡慧娥、副院长王竹苗、“三下乡”带队老师吴红出席会议,“三下乡”团队32名成员参与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胡英主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团队出发合影(彭诗琪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团队启动仪式会议现场(彭诗琪摄)
在启动仪式上,曾书记表示,“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子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体察国情的重要实践平台,更是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相融合的有效载体。他勉励同学们珍惜此次机会,做到学有所获、行有所成。并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严守纪律,服从指挥,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二要安全至上,防范风险,筑牢实践安全防线;三要尊重地方,虚心学习,展现一师优良作风。陈院长紧扣“安全弦”展开叮嘱,特别强调暑期实践需注意饮食卫生、防暑防蚊及涉水安全,将“安全第一”原则深植每位队员心中。他进一步阐释"勤·苦·律"实践育人传统,号召全体队员在基层锻炼中勤于做事,强化责任担当;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意志,培育奋斗品格;在团队协作中严守纪律,发挥团队力量。胡英副书记充分肯定了过去三年宁乡"三下乡"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今年实践团队提出殷切期望。她强调,同学们要充分思政专业优势,将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支教调研,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三个能力":发挥学科特长的创新能力、协同攻坚的团队能力、服务乡村的担当能力,始终坚守初心、发扬吃苦耐劳精神,以"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自觉,谱写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本次“三下乡”实践团队将带着理论宣讲的火种、红色教育的初心和乡村振兴的蓝图奔赴基层,用脚步丈量湘楚大地的厚度,用双眼捕捉时代精神的光芒,用双耳倾听百姓生活的心声。在未来10天的实践中,这群青年将将牢记嘱托,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完成实践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的责任与风采。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