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此轮洪灾后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沅陵北溶乡大地。
当天,位于覃明头村的卢滩电站挖掘机轰鸣,负责人范志刚正带领工人利用机械设备加速重建。
“6月19日中午11点多,洪水淹没整个厂房,因灌水过多,厂房发电机组发生爆炸,引起厂房后墙倒塌,初步预估厂房、机组损失500万元。”范志刚介绍,在接到乡里要下雨的通知后,已提前和乡村两级干部一起疏散6名厂房工作人员。他表示虽然此次电站损失较大,但是有信心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组织灾后重建,争取在9月份恢复生产发电。
6月20日起,北溶乡遭遇持续降雨,强降雨及其引发的山洪、部分地方垮塌导致大面积农田被淹、被泥沙淤埋,全乡农作物受灾总面积达1529亩。造成部分房屋不同程度的损毁,全乡14个行政村的饮水主管道及支管,因路基塌陷、洪水猛烈冲刷等原因,累计受损破裂长度超过5000米,关键的水源点及引水渠和蓄水池遭受不同程度损坏,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
此轮暴雨洪灾导致了蛟口村、张朝垭村、杨家潭村等8个村组道路出现不同程度塌方;桐溪浪村5个组通讯供电中断,公路被淹,村民生活物资运输受阻;三八村陈家岭组山塘水位暴涨,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周边群众安全。
时间拨回到6月19日,汛情灾情就是命令。汛情发生后,北溶乡党委、政府立即启动防汛响应,成立由党委书记和乡长担任双指挥长的防汛救灾应急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调度。全体乡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带领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防汛一线,靠前指挥决策。
乡党委、政府动员乡村干部、党员先锋队、群众志愿者共200余人,组建“党员突击队”10余支,设立“党员责任区”覆盖所有风险点位,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防汛救灾队,救援力量集中优先用于受威胁群众的转移安置,确保危险区域人员“应转尽转、不漏一人”。通过逐户敲门排查累计成功转移并妥善安置地灾点受威胁的群众156户298人、山塘水库受威胁群众16户38人,共计转移172户336人。
在抢通“生命线”方面,乡指挥部紧急调集可用工程机械和抢险队伍,昼夜不停抢修受损相对较轻但对救援至关重要的主干道路,全力保障畅通。乡应急管理办公室迅速行动,高效调配并发放储备的应急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和转移安置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随即迅速组织乡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克服交通、通讯等困难,深入各个受灾点,全面细致地开展灾情核查统计工作,力求数据真实、准确、全面。6月21日,落坪村李家庄组一处公路边树木倒塌压倒电线,导致该村李家庄组、大岭垭组80余人用电中断,该村立即组织村“两委”干部3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成功解决该处隐患,保障群众的通行安全,用电全部恢复。
暴雨停止,洪水退去,灾后恢复重建是头等大事。
该乡明确了首要任务是持续保障好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安置点管理有序、服务到位;严防死守,持续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和预警,全力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集中力量优先抢修保通关乎民生的主干道路、主干饮水管道和电力通信设施,尽快恢复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持续强化卫生防疫力度,确保环境消杀、饮用水监测、食品安全监管等措施落实到位。
当前,该乡14个村已组织村“两委”及群众纷纷投入到道路抢修工作中,各村主干道公路均已抢通,保障了群众安全出行。在雨情较大的桐溪浪村,该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群众积极驻守在防汛一线,全力配合电力部门保障该村用电,组建3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用消防车将运有300多斤柴油的救援车成功托运过水势较大 、水位较深的区域,全力开展灾后恢复,保障村民用电。
洪灾虽肆虐,冲不垮北溶乡广大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决心。我们坚信在北溶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乡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定能让生活重新绽放光彩。(瞿云 雷玉杰)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