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高温天气和汛期的到来,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2025年6月20日,长沙市天心区西湖小学邀请蓝天救援队组织开展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暨防溺水实操演练。
田径场上放置的是一个10米长、10米宽、深达1.8米的巨型水池,格外引人注目,一场防溺水演练活动正在精彩开展。长沙市蓝天救援队教官走进校园,以“理论讲解+实战体验”的创新模式,为西湖小学1861名师生带来一堂震撼的“生命必修课”,将“危险水域”的真实场景搬到师生眼前,尽显学校防溺水教育的硬核举措。
蓝天救援队教官专业讲解,知识入脑入心,王教官首先进行了防溺水安全知识讲解,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高发地点、危险行为等,强调了“七不两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生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呼救河报告,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等)的重要性。重点讲解了如何识别危险水域、遇到他人溺水时正确的应对流程(如“喊、伸、抛、”原则:大声呼救、呼叫救援电话、用长杆或树枝等延伸物施救、抛掷漂浮物、划船接近救援)以及如何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简易救援。
在认知课环节,教官们现场演示了"拖把杆+绳子"自制救生杆的妙招,并对比了抛绳包"侧身甩""过肩投"等不同方式的救援效果。五(8)班颜好同学激动地说:"原来救人不仅要力气大,还要用巧劲!"
在实战轮训环节,学生们分组进入充气水池,开启"安全大挑战"。在静漂体验区,不少学生初次尝试时因紧张下沉,但在蓝天救援队教官指导下,通过仰头、放松、深呼吸等动作逐渐掌握技巧。颜好同学感慨:"原来冷静和科学方法才是自救的钥匙!"五(8)班李明毅则笑称自己"喝了好几口水",但坚持练习后成功漂浮:"这堂课让我明白,遇到危险不能慌!"
演练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化身"安全宣传员"。"我要把自制救生杆的方法教给弟弟!""以后看到同学去河边,我一定拦住他!"李文雅同学还计划制作"防溺水手抄报",将今日所学分享给更多人。
最后西湖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蓝建伟总结到此次演练通过"场景化教学+沉浸式体验",将防溺水知识转化为可操作技能,一堂生命化的课堂呈现能够让孩子们更加深刻领悟、牢记危险来临时如何冷静有效处理,并带领全体师生宣誓“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未来,学校将继续联合专业机构,开发更多"安全教育新玩法",为学生筑牢生命防线。
(通讯员 李佳艳)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