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润杏坛 岐黄薪火映童心

2025-06-24 11:28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华声在线通讯员 李孜

2025年6月18日,平江县第五人民医院党总支以匠心织就特殊的生日献礼:中医疼痛康复中心的白衣天使们携千年岐黄之韵,走进南江镇中心小学的琅琅书声里,将中医药文化的灵秀种子,轻轻播撒在少年们的心田。

【银针引脉 经络初逢】

"同学们可知,这尊鎏金铜人曾是大明王朝赠予友邦的国礼?"邹护士长轻抚展台上的仿针灸铜人,指尖掠过细密的穴位标记,声线里漾着岁月的温度。"我们的身体藏着一张最精妙的'天路图'——经络!"她展开色彩明丽的经络图谱,将足三里比作"健脾养生的驿站",迎香穴唤作"通窍护鼻的哨卡"。课堂霎时化作奇妙的探险场:孩子们两两结对,小手指在同伴的手臂上轻点探寻,忽闪的眼睛里跃动着发现的惊喜——当合谷穴传来微微的酸胀,当太阳穴掠过清凉的触感,那些曾在古籍里沉睡的"经络密码",就这样鲜活地跃入了少年的生命体验。

【草木传香 自然课堂】

"看这株甘草,可是中药里的'和事佬',再苦的药方有了它,便添了三分温柔。"讲台上,中药标本陈列如诗:金银花似绣着金蕊银瓣的小喇叭,在玻璃展柜里静静绽放;黄芪的根须如老树根般虬结,却藏着"补气固表"的大本事;薄荷叶轻揉即散发出清冽的凉,仿佛每一片都藏着会呼吸的风。孩子们踮着脚、探着身,鼻尖几乎要碰到玻璃:"原来中药不是黑乎乎的苦水,是大地捧出的礼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草木童话'!"

【推拿传暖 医者仁心】

"王老师,您这肩颈可是积了不少'小疙瘩'呢。"面对伏案久矣的教师们,康复师的双手化作温暖的春风:指节沿着脊椎轻轻打圈,掌心揉散斜方肌的僵硬,手法或如春雨润物,或似清风拂柳。"哎哟,这酸涨劲儿怎么就跟着手跑了?"推拿后的老师舒展双臂,眼里漾着惊喜的笑,"现在别说改两摞作业,怕是能给孩子们多讲半节课!"原来这看似寻常的推拿,竟是老祖宗"通则不痛"的智慧具象,是医者用双手传递的温暖疗愈。

【药囊寄情 文化留香】

活动尾声,教室里飘起淡淡的草木香。师生们围坐桌前,将晒干的艾草、藿香轻轻装入绣着祥云的小布袋——"防蚊香包"在一双双巧手中渐次成型。"老师,我的香包有薄荷味!""我的有艾草香!"孩子们举着小药囊蹦跳,囊袋里的草药随着动作沙沙作响,像在轻唱古老的养生歌谣。这方寸之间的药囊,装的是自然的芬芳,是医者的匠心,更是中医药文化的温暖传承。

从一根银针叩响千年智慧,到一把草药唤醒自然记忆;从经络图谱上的童趣探寻,到药囊袋里的温情传递——这场浸润着药香与书香的特殊课堂,不仅让少年们触摸到了中医文化的鲜活脉络,更在建党104周年的特殊节点,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深深烙进了每个参与者的心田。

平江县第五人民医院的白衣天使们以行动诠释医者担当:他们不仅是病痛的治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既承载着守护健康的使命,更托举着弘扬文化自信的重任。当中医药这株"民族瑰宝"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抽枝展叶,我们相信,今日埋下的文化种子,终将在少年们的生命里,长成参天的精神之树。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