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晖区东阳渡街道中心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纪实

2025-06-23 11:0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华声在线通讯员 甘谧暄

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中心学校目前共有村小6所,其中在校学生少于100人的村小就有4所。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东阳中心学校直面农村学生生源减少的挑战,以“小班化教学提质、资源优化整合、深化教育公平”为目标,依托个性化教学、乡土课程创新及多方协同合作,持续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品质,促进学校协调、特色、持续、公平发展,为乡村教育带来了崭新生机。

“小而优”,将劣势重塑为优势

“因材施教”效果佳,村小不再是弱小的代名词。相比城区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班级教学更像是为学生“开小灶”,学生人数少了,课程的精细度和针对性却提高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为每个学生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真正实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珠晖区东阳渡街道新龙小学践行"关注每一人"教育理念,为每个学生量身制定“一生一方案”个性化辅导;曙光小学班级平均人数为7人,实行超小班教学,每个孩子都是“VIP”;东南小学推行了“合班教学+课程整合”模式,实现教育资源高效利用。

“小而特”,将实际转化为亮点

学校资源挖掘深,校本课程成为珠晖特色标签。农村小学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将课堂延伸至田野乡间,让学习更加生动。明德小学紧跟新时代劳动教育步伐,以劳动实践基地为核心,打造多元化劳动课程,涵盖种植、手工、生活技能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素养,2023年成功跻身第二批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行列;东南小学立足乡村教育实际,选取毛泽东诗词诵读为特色,将红色文化深深植根于教育之中,其红色校本课程《毛泽东诗词诵读与小学革命传统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和应用》在衡阳市“十四五”课题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和平小学啦啦操队参加省、市各级各类啦啦操比赛,获得省级、市级多项荣誉;曙光小学开展了“田间课堂学知识”“非遗传承进校园”“小小农夫种植计划”等特色活动;东阳渡街道中心小学2021年启动足球特色教育,将体教与科技融合,赋能足球特色,连续四年获得“区长杯”佳绩,2024年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小而和”,将联动凝聚为合力

合作共赢成长快,“小”学校也可以办成“大”教育。东阳渡街道各学校家校交流互动氛围浓厚,听取并采纳了诸多真情实感的意见与建议。与衡阳师范学院、南华大学等高校也建立了深度合作,通过实践基地共建、师范生支教、学术资源引入等方式,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活力,探索出一条高校智力资源反哺乡村基础教育的可行路径。东南小学与衡阳师院联合建立了“寸草心”计划春晖实践基地,搭建起高校与乡村学校协同育人的长效平台;明德小学始终将学生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通过膳食委员会、家长座谈会等形式,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健全食堂管理制度、优化供餐流程,切实保障了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与营养";曙光小学推行班级责任田制度,让学生在农耕实践中学习新知,体验与教师共同烹饪劳动成果,全校师生围坐一堂,共享劳动带来的美味与喜悦。

实践表明,农村小规模学校通过走品质化、特色化、合作化发展道路,不仅有效破解了资源少的难题,还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模板。下一步珠晖区教育局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加强督导评估检查,为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