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李孜
近日,平江县第三医共体牵头单位——平江县第五人民医院(南江镇中心卫生院)向湖南耒阳市来平考察交流的一行汇报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统筹部署下,该医共体以“群众健康需求”为核心,通过“次中心建设强基础、医改举措促融合、医防协同筑网底”的创新路径,推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基层医改探索出可复制的“平江经验”。
次中心建设“强引擎”,服务能力跃升新台阶
平江县第五人民医院地处县域北境南江镇,辐射周边约20万人口,是平江县委、县政府规划的“北片医疗卫生副中心”。依托《平江县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政策支持,医院以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抓手,全面升级硬件设施与服务内涵:改造医疗业务用房、更新诊疗设备,重点建设中医科、急诊科、疼痛科等专科;同时强化技术突破,开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10余项微创技术,其中疼痛康复科年住院量达4047人、业务收入1000万元;内二科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有效率超80%,胸痛单元通过国家验收,急诊科获“岳阳市卓越医疗服务优秀团队”称号。一系列举措下,医院2024年门诊量达13.6万人次、住院1.6万人次,成为片区群众“家门口的放心医院”。
医改举措“破壁垒”,资源共享激活协同动能
作为第三医共体牵头单位,平江县第五人民医院统筹上塔市镇卫生院、板江乡卫生院两家成员单位,覆盖3个乡镇、13万服务人口。医共体创新“八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法人、班子、人事、财务、药械、业务、信息、绩效),通过“减员增效”轻装发展,实现资源深度整合:总院选派班子成员下沉分院担任执行院长,每周固定专家坐诊查房;共享消毒供应中心、学习培训中心,按需派送医疗、院感、护理等团队“精准帮扶”。数据显示,上塔市镇卫生院业务收入从2017年的112.47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47.1万元,板江乡卫生院从80.98万元增至254.16万元,门诊、住院人次同步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一家人、一条心”的紧密型发展格局。此外,医共体还“上接天线”,与湖南省人民医院、岳阳市中心医院等上级医院组建医联体,在微创、心脑血管、中医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整体水平再升级。
医防融合“筑网底”,家庭签约守护民生健康
为构建“防中有医、医中有防”的服务体系,平江县第三医共体在全县率先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组建“3+2”团队(3个全科医生团队+儿科、妇产科2个专科团队),配备全科医生、全科助手、慢病专干、乡村医生等成员,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通过电话预约、预检分诊、入户随访等方式优化流程,减少群众就医等待时间;开展“百医访千家”活动,入户宣传健康知识、更新居民健康档案,2024年南江院电子签约65158人,面对面签约12918人,群众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
聚焦短板谋突破,展望未来再出发
尽管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平江县第三医共体仍直面发展短板:医疗基础设施滞后、信息互通待完善、人才激励需加强。对此,医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推进整体搬迁项目,满足片区未来就医需求;二是加快各级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病历共享调阅;三是探索人事薪酬改革,优化绩效激励方案,激发人才活力。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不是简单的‘物理合并’,而是通过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实现‘化学反应’。”平江县第三医共体党总支书记戴喜才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改革,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让群众“看病更近、就医更便、健康更有保障”,为县域医改贡献“平江智慧”。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