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瞿云 邓浩然 邓嘉利
盛夏时节,沅陵县明溪口镇铁路坪村的高山果园里,600余亩坡地染着深浅不一的红——100余亩杨梅正处盛产期,颗颗紫红缀满枝丫,像撒了一层透亮的玛瑙;500余亩翠玉梨、黄桃垂着黄色果苞,静候夏日的“接力”。这座“春有杨梅、夏有梨桃”的高山果园,正以最醒目的“红珍珠”拉开今夏丰收序幕。
沅陵铁路坪高山果园基地。邓浩然 摄影
6月17日,54岁的赵阿姨踮脚轻触枝头颗颗紫红杨梅,笑意在眼角漾开:“今年果园管护加上采摘,一天能挣170元务工工资。”她脚下的果园,是明溪口镇“高山特色农业示范园”的核心区,也是周边村民的“致富园”。
村民采摘杨梅。邓浩然 摄影
果园基地位于海拔600余米的高山上,昼夜温差超10℃,年日照非常充足,独特的“高温差、强光照”气候,让杨梅白天充分光合作用积累糖分,夜晚低温减少养分消耗,咬一口甜得透心。“我们用山泉水灌溉,连除草都靠人工。”基地负责人张剑介绍,100余亩杨梅园产出的“零农残”果子,最远已卖到省城长沙及部分外省,目前有3万余斤精品果正陆续供应市场。
果园的“硬支撑”不止气候。基地的280立方米冷藏库,能储存10万斤鲜果,让杨梅保鲜期延长;智能滴灌系统、智能除蚊设施能精准控水、降低蚊虫叮咬果子。“基本上是当天采摘当天销售,收购商抢着要,昨天刚发走几十箱。”张剑打开冷库门,冷气裹着果香涌出。
果园基地的蟠桃。邓浩然 摄影
果园的“甜”,更甜在乡亲们的腰包里。借母溪、明溪口、深溪口等周边乡镇的40余名村民常年在此务工,每天每人170元的工资,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前农闲在家,现在从春管到秋收,有做不完的工,比种地强多了。”67岁的村民曹心进边说边忙活。据统计,果园一年发工资超40万元,成了周边村民的“稳定收入源”。
高山翠玉梨。邓浩然 摄影
除了杨梅,果园的“四季帐”算得更远:7月15日蟠桃熟,7月21日翠玉梨开摘,7月28日黄桃上市,“春有杨梅、夏有梨桃”的采摘矩阵,将持续激活乡村旅游。
“赚了钱,也要让甜反哺社会。”张剑说,本周末,他们将走进县养老院、环卫所,为老人和一线工人送杨梅。同时,在沅陵龙舟广场、凤凰广场还将设免费发放点,邀请市民共品“高山红珍珠”。
黄桃。邓浩然 摄影
夕阳西下,张桂华蹲在树下抚摸果枝:“我们将不断改良品种,积极打响品牌,让咱这山旮旯的果园,真正成为‘聚宝盆’!”
山风拂过,满树红果轻颤,似在诉说深山里的振兴故事——从“守着大山受穷”到“靠着青山致富”,铁路坪高山果园正以“红珍珠”为起点,串起一条集种植、采摘、就业、反哺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