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茶出海,再启新途。6月14日,第四届中国 - 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盛大启幕。在这场国家级对非合作平台上,“湖南茶叶走进非洲 - 保靖黄金茶品牌推介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茶企、经销商、茶馆代表以及媒体记者150多人共同见证保靖黄金茶以茶为媒、把握中非经贸合作新机遇、勇闯国际市场的光彩时刻。
茶香中非情:从文化共鸣到经贸共赢
在五行茶艺表演与非遗手工炒茶演示的文化氛围中,推介会不仅完成了商业签约,更搭建起中非农业文明对话的桥梁,向来自利比亚、尼日利亚、埃及、肯尼亚等国的采购商代表生动展现了 “好山好水出好茶” 的东方文化魅力。
三轮签约:从产品输出到模式赋能的跨越
三轮重磅签约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第一轮签约:经贸签约中,联合国采购部中国代表、埃及TANQEET有限公司、长沙儒和茶业有限公司分别与保靖县鼎盛黄金茶开发有限公司、湘西福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保靖七道茶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茶叶采购合同。随着签约仪式上落笔的铿锵声响,保靖黄金茶已扬起远航的风帆。这不仅是湖南茶业开拓非洲市场的里程碑,更是中非文明互鉴、经贸共赢的新起点。在 “共商共建共享” 的原则下,湘茶出海的探索将为中非合作注入更多活力,让 “中国好茶” 香飘非洲大陆,让湖湘品牌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保靖黄金茶的发展理念得到了非洲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同。推介会上,保靖县还与肯尼亚茶叶委员会正式签订友好茶乡协议,双方将在品种改良、技术培训、市场共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村厨村艺大晒总策划、总顾问由守义同肯尼亚国家工商会主席埃里克·鲁托及利比亚Alamya fadyah公司代表Susie Wang等签署《村厨村艺万里行-走进非洲》合作协议,这也标志着“村厨村艺”保靖模式正式开启非洲探索交流之旅。
中国村厨村艺大晒以“发展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带动”的理念,用“村厨灶台带动村寨,村艺舞台感动观众,村集柜台拉动产业”的方法,以品质推动品牌,走出一条充满人气财气烟火气的中国乡村振兴新路子。中国村厨村艺大晒的实践经验,被评为2024年度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介,成功打造出了国家级“村字号”文化IP。2024年以来,“村厨村艺大晒”主、分晒场匠心呈现全国各民族的1200余道风味各异的佳肴、300余个风情独特的文艺节目,吸引600余户村民商家入驻,帮助2000余人实现就地就业。现场吸引游客超72万人次。同时,推动酉水船工号子、清水木人摔跤等100余个非遗项目得到宣传和推介,积极有效地实现了文化对产业的赋能。截至2025年5月底,“三村三茶”系列活动全网曝光量已突破70亿次。
沉浸式展陈:非遗技艺激活黄金茶品牌张力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自古名茶荟萃,保靖黄金茶作为湖湘茶产业的璀璨明珠,以 “四高四绝”(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高、水浸出物含量高、叶绿素含量高,色绝、香绝、味绝、形绝)的卓越品质享誉业界,被茶界专家赞为“中国最好喝的绿茶”,其手工炒茶技艺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溯展会前期,保靖黄金茶早已以沉浸式体验赚足眼球。6月12日至14日,在为期4天的展示展销中,保靖黄金茶展区以“可触摸的茶文化”为设计理念,保靖县十余家龙头茶企以“保靖黄金茶”区域公共品牌集体亮相,向世界展示这一特色产业的国际化雄心。在E1“湖南茶叶”馆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绎的“手工翻炒”技艺,与铿锵的非遗技艺“三棒鼓”巡游相映成趣,外国客商在参与“划拳”互动游戏中品尝黄金茶,以小包黄金茶作为奖励,在民俗文化体验中拉近文化距离。在“保靖黄金茶的101种打开方式”主题展上,不仅陈列传统绿茶、红茶产品,更推出黄金茶点心、茶啤酒、新式茶饮等创新衍生品,讲解员以“茶不只是茶”为脉络,讲述保靖将茶元素融入餐饮、文旅的全产业链实践。与此同时,循环播放的“三村三茶”与保靖黄金茶宣传片,在E1与W1区域构建起视听矩阵,向非洲客商立体呈现保靖以茶为媒、以厨兴业的乡村振兴实践。
作为中国高氨基酸茶的代表,保靖黄金茶已形成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5.8万亩,建成万亩示范园2个、千亩茶叶村26个、百亩精品园60个,综合产值达26亿元。84家茶叶企业、194家专业合作社深耕于此,其中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带动10万茶农依托产业链实现增收致富。这般“一片叶子富一方”的产业奇迹,正以“四高四绝”的品质密码,叩响非洲市场的大门。
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保靖黄金茶以“茶旅融合、非遗赋能”的独特姿态同“村厨村艺经验”双双亮相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随着推介会签约笔落下,保靖县正式开启“茶产品+振兴模式”的双向输出之旅。从鲜叶展览到非遗展演,从产品展销到模式赋能,保靖黄金茶与村厨村艺的组合拳,既让千年茶韵叩响了非洲市场的大门,更将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合作方案,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经贸合作有了文化赋能的新体现。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