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首届儿童青少年临床案例专业研讨论坛于西安开幕。本次论坛由洗心岛教育、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发起,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陕西省儿童心理行为专科联盟、陕西省儿童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儿童青少年心理临床工作专业化发展。
为期三天的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75位心理学家、临床工作者及研究者齐聚一堂。将围绕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真实案例研讨、家庭治疗现场示范及理论探讨等形式,共同探索临床实践中的核心议题与应对策略。
以专业回应时代呼唤
开幕式上,首先由陕西省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汪萍做欢迎致辞,心理工作者们相聚在历史古城西京医院的学术会堂,共同聚焦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议题,倾听年轻心灵的回响,探索临床工作的深度与温度。
论坛主席高岚教授在致辞中,从更深层的理论维度探讨了心理健康议题。她援引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名句“人,诗意地栖居着”,并指出荣格对这一命题的独特诠释:这种“诗意栖居”本质上是对集体无意识中原型意象的感知与表达。正如荣格在《未发现的自我》中所强调的,现代人亟须重建这种“诗意感知”的能力。
高岚教授进一步阐释:“荣格将心理治疗视为一种‘灵魂的诗学’,其核心在于通过激活原型意象,帮助个体重新找到精神归宿,回归灵魂的家园。”这一观点为当代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启示。
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周苏鹏会长与西京医院儿科中心樊蕊主任在致辞中先后提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家庭幸福,更承载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既是问题的解读者,更是系统的建构者。需要以医学的精准、心理学的温度、社会学的视野,构建更包容的支持网络,让儿童的声音被听见,让专业的经验被看见,让‘以个案为中心’的治疗理念落地生根。”
当儿科医学的“精准诊疗”遇上心理临床的“深度倾听”,当生理指标的“理性数据”碰撞心理评估的“感性叙事”,我们才能真正触达儿童成长的全貌。这份对“人”的敬畏,正是今天论坛的灵魂所在,也是医学和心理学融合的发展。
从荣格童年到现代困境
论坛首日,澳门城市大学教授申荷永通过解析荣格的童年记忆、梦境及成长经历,结合心理学理论与当代儿童发展困境,探讨童年经验对个体心理发展的深远影响。他提到,荣格最早的记忆蕴含“疗愈”启示,自然、阳光等元素是儿童成长必需,而如今孩子因环境与心理割裂,缺失自然滋养,或许正是现代人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山西大学心理学教授范红霞在《分析心理学框架下儿童青少年临床工作的意义》分享中到,与儿童青少年工作在分析心理学的框架下具有多重的含义。心理工作者不仅需要与客体层面和心灵层面的儿童青少年工作,同时要与来访者内在以及与自己内在的儿童青少年工作。更要关注自己和来访内在儿童或青少年间的相互互动和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督导师张天布从心理动力学视角切入青少年厌学议题,深度解析临床中被标签为“躺平”“摆烂”“空心”的行为表象下,不同的心理动力机制。他特别指出:对因“摆烂”引发自伤行为的来访者,首要原则是以保证其安全为主,优先处理“攻击”的主题。当自伤风险降低后,“躺平”与“空心”的症状才会逐步显现。
当日下午,论坛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师梁晶晔以3岁半女孩的沙盘治疗案例为样本,揭示母亲产前产后抑郁及家庭系统问题导致的早期创伤,强调父母改变对治疗的重要性;
华南师范大学高岚教授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早期依恋创伤与家庭问题引发的心理困境,阐释稳定生命环境与优质照料者如何帮助孩子内化为深层归属感;
国际心理分析师钱永霞系统阐释公共卫生事件对儿童心理的冲击,揭示儿童如何通过自性原型、“英雄与怪物”原型,实现对焦虑恐惧的象征性转化与心灵疗愈。
从家庭治疗到特殊儿童关怀
论坛次日,同济大学医学院赵旭东教授将通过真实家庭治疗演示,直观呈现如何运用系统视角介入青少年心理问题。同期,四位心理学家将分别围绕短程家庭治疗临床实操、父母光环下的子女心理困境、负向母亲情结的儿童青少年干预及ASD儿童团体沙盘介入策略展开专题分享,从多元维度解析家庭系统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论坛第三天特设“心灵花园”专场,聚焦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疗愈议题。与会者将围绕脑瘫儿的团沙工作、家庭沙盘中的创伤表达、福利院儿童团体沙盘、孤儿沙盘的母亲原型分析、福利院儿童咨询中常见的“礼物”课题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这场汇聚多方智慧的专业论坛,既是对当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难题的积极回应,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通过三天的深度交流,众多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在这里碰撞交融,为与会者带来儿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疗方面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启发。也让更多人看到那些处于发展中的个体的声音:儿童、青少年,以及从事青少年工作的专业团体和个体咨询师。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