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全力搜救,我丈夫恐怕凶多吉少。”近日,汝城县南洞乡高月村六组张义花(走失老人陈军亮的妻子)双手颤抖着,将一面“深山寻人恩难忘,政府关怀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南洞乡人大代表曹坤手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家属的深情谢意,也映照着人大代表与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炽热初心。
事件的紧迫性始于5月27日晚8点,一个急促的电话打破了汝城县南洞乡高月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平静。“我是陈军亮的大女儿陈航燕,我的父亲早上出门后,现在还没归家”。接到电话后,南洞乡人大主席团迅速了解到:陈军亮,61岁,曾患有脑梗,意识时常不清醒,肢体残疾二级,行动不便。得知基本情况后,汝城县南洞乡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人大主席团也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联络辖区内的人大代表,呼吁代表们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积极参与搜寻。
与此同时,一场全方位的搜救行动迅速展开。人大代表们利用自身熟悉地形、人脉广泛的优势,在各自联系片区和领域发动群众提供线索,扩大搜寻信息网。驻村干部到警务室、渔仔口电站,逐帧排查监控;暖水派出所通过“天网”系统全力搜寻线索;乡村干部在周边村组挨家挨户询问情况。经查看监控,发现陈军亮于27日早上8时43分进往渔仔口电站方向后,再未出现。南洞乡人大主席团果断将水龙山暂定为搜寻的重点区域。
5月27日晚至28日凌晨,暴雨如注,能见度越来越低,山间道路泥泞不堪,搜救难度极大。但代表们丝毫没有退缩,他们相互搀扶,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林间穿梭,手电筒的光束在雨幕中摇晃,呼喊声穿透雨声回荡在山谷。“老人家!您在哪里!能听见吗!”每一声呼喊,都饱含着期盼。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搜寻工作进入漫长的拉锯战。
经过彻夜奋战,直到5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人大代表们终于在水龙山山顶一处隐蔽角落发现了老人。此时的老人虚弱不堪,手已骨折,脑袋磕破流血,瘫倒在山沟中,情况十分危急。
南洞乡人大主席团再次调度消防、医护、辅警等领域共12名人大代表迅速组成接力救援小队。由于发现地点距离渔仔口电站需步行1小时20分钟,且根本没有像样的道路,人大代表们抬着担架,在陡峭的山坡和泥泞的小径上艰难前行。经过近2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人大代表们终于在下午14点左右将老人安全送上救护车,并紧急送往汝城县人民医院救治。
目前,老人已脱离生命危险,生命体征已恢复平稳。面对群众的感激,南洞乡人大主席团表示:“人民代表为人民。参与搜救、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成功救援,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党员干部的担当,也展现了人大代表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本色。乡人大将持续关注民生关切,让代表履职的成效真正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上。”(通讯员 郭远华)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