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小眼镜”困扰,中医护眼组合拳助孩子拥有清晰“视”界!

2025-06-09 16:1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这段时间邓玲华医生的门诊里戴着厚厚镜片的“小眼镜”又明显多了起来。电子产品不离手、户外活动锐减……孩子的眼睛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压”考验!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邓玲华副主任医师领衔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医团队,深耕儿科领域多年,融合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标本兼治的中医近视防治“组合拳”——包含精准内调脏腑的中药方剂、简便有效的居家推拿手法、以及关键的生活护眼指南!

近视防控,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频繁眯眼、眨眼、揉眼;

看东西时歪头、斜视或皱眉;

抱怨眼睛酸胀、疼痛、干涩、视物模糊,尤其在看远后;

学习成绩下降,可能因看不清黑板;

近距离阅读时书本越拿越近;

短期内视力明显下降。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专家强调,防治近视需“辨证施治”。根据孩子的体质、症状特点,常见以下证型:

心阳不足型:看远模糊,易眼疲劳,精神不振,面色偏白,注意力难集中,可能怕冷。

气血不足型:视力模糊,易感疲倦,不爱活动,面色少华,食欲一般或挑食。

脾虚湿热型:眼眵(眼屎)多、粘稠,可能有口臭,大便粘滞不爽,食欲好但偏嗜肥甘厚味,舌苔厚腻。

肝肾两虚型:近视发展较快,眼干涩,视物昏花,可能伴有头晕耳鸣,睡眠不安(尤其入睡难),身高增长相对缓慢。

肝郁化火型(新增,针对压力大、情绪紧张的孩子): 眼胀、干涩、易发红,烦躁易怒,学习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可能伴有两胁不适。

家庭护眼“手”护健康:6大穴位推拿法

开天门:醒脑开窍

位置: 眉心(印堂)至前发际正中成一直线。

手法: 双手拇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直推30-50次。

功效: 疏风解表,安神醒脑,缓解眼疲劳。

推坎宫:放松眉棱

位置: 自眉头沿眉弓至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两拇指桡侧自眉头向眉梢方向分推30-50次。

功效: 疏风明目,缓解眼周肌肉紧张。

按揉睛明穴:明目要穴

位置: 目内眦(内眼角)稍上方,鼻梁骨旁凹陷处。

手法: 用双手食指指端(指甲剪短磨平!)轻轻向内上方按揉1分钟。力度轻柔!

功效: 通络明目,缓解眼干涩、疲劳。

按揉四白穴:缓解睫状肌痉挛

位置: 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目视前方,瞳孔正下方约一横指)。

手法: 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打圈按揉50次(可闭眼操作)。

功效: 疏经活络,缓解视疲劳,是防治近视的关键穴位。

按揉太阳穴:舒缓头眼

位置: 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

手法: 双手中指指腹同时打圈按揉1分钟。

功效: 疏风清热,醒脑止痛,缓解眼胀、头痛。

护眼黄金法则

“20-20-20” 铁律: 近距离用眼(看书、写字、屏幕)20分钟,抬头眺望 20英尺(约6米) 外远处物体至少 20秒。

“目”浴阳光,每天2小时: 保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自然光照是防控近视的关键! 阴天也有效。

“一拳一尺一寸”: 读写姿势要端正:胸口离桌一拳;眼睛离书本/屏幕一尺(33cm);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3cm)。

环境光线适宜: 读写时保证光线充足均匀,避免在过暗或强光直射下用眼。

严控电子屏幕: 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年龄越小,时间越短)。优先选择大屏幕,保持距离。

充足睡眠: 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保证眼部充分休息。

均衡饮食,少吃甜食: 高糖饮食会影响钙质吸收,消耗维生素B族,不利于眼球壁巩膜的坚韧度,增加近视风险。

(通讯员 易成功)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