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邓昕老师以竞赛为炬、以真情为火,在三尺讲台与方寸赛场之间,书写着新时代教师“以匠心守初心”的育人篇章。一场场赛事指导、一次次深夜谈心、一堂堂实践课堂,她将师德师风化作润物无声的春雨,滋养着青年学子的成长沃土。
匠心雕琢授技能 倾囊相授促发展
当第四届全国高校商务外语综合能力大赛的喜讯传来,邓昕老师带领学生团队以省赛第一晋级全国总决赛并斩获专科组一等奖时,荣誉簿上镌刻的不仅是专业实力,更是一段段温暖的育人故事。备赛期间,她办公室的灯光常亮至深夜,逐帧推敲微视频脚本时,她会把学生叫到身边:“这里用第一视角叙事会不会更打动观众?就像你们上次说想家时描述的细节……”她将学生随口提及的生活感悟融入创作,让作品既有专业深度又饱含人文温度。在第二届湖南省跨文化能力大赛集训期间,学生因文化冲突案例分析陷入瓶颈。邓昕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带着团队走进长沙老街:“你们看那位茶馆老板与外国游客的交流,肢体语言比翻译软件更生动。”这种沉浸式指导让学生顿悟:跨文化能力不是书本知识的堆砌,而是对人间烟火的共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邓昕老师认为,“竞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课内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将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她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
点滴关怀筑根基 深耕沃土待花开
在邓昕老师看来,竞赛是载体,育人才是根本。翻开邓昕珍藏的指导手册,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位学生的成长轨迹:小陈的英语发音从机械背诵到情感充沛的转折点,是在她陪练三个月后某个清晨突然开窍;小李的演讲台风蜕变,源于她悄悄录下三十余版视频逐帧分析;就连获奖证书上未留名的“幕后者”小王,也在她的鼓励下从后勤保障成长为团队核心。
邓昕老师带赛过程中,不仅传授技能,争夺奖项,更是努力引导学生成为能够独立面对未来挑战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她教会学生学习团队协作,在真实职场情境中锤炼沟通能力和决策思维;她结合“岗课赛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诉求;她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和适应性,当学生因方案被否情绪低落时,她带着团队在操场边走边聊,使其面对挑战和失败时保持坚韧和乐观;她培养学生自信心、独立性和自我驱动力……这种亦师亦友的陪伴,让邓昕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在国家级和省级赛事中屡创佳绩。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对生命的照亮。”邓昕老师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真正的师德师风,是深夜办公室的守候,是奖杯背后的托举,是成长路上的并肩。当又一批学子带着她的期许奔赴远方,那些赛场内外的温暖细节,那份始终如一的师者仁心,早已化作春泥,滋养着更多桃李绽放。(通讯员 杨乐 何发胜)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