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人发现身边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明显增多,医院发热门诊量也开始攀升。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面对病毒的再次活跃,难免感到担忧。经历了2020年那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后,如今的我们该如何理性应对?今天,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医生就为大家带来一份全面、实用的中医防治攻略,帮助您和家人平安度过这一波疫情。
根据钟南山院士的最新研判:"流行毒株XDV传染性仍然较强,但致病力相对较弱。"预计本轮疫情将在6月底左右结束流行,目前正处于爬坡阶段,逐步接近高峰。与之前相比,本轮疫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烧、头痛、全身疲劳等全身症状;咽喉疼痛明显("刀片嗓"症状更为突出);咳嗽症状更为常见且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虽然病毒致病力减弱,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仍需保持警惕。根据疾控中心监测数据,近期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有所上升,但重症病例比例维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防治策略
0-5岁婴幼儿防护要点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是家长们最担心的群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所有新冠特效药均未在0-5岁儿童群体中进行临床试验,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支持。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
2、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烧、补液等
3、可考虑中医调理:如适合儿童的中药汤剂、小儿推拿以及中药药浴、穴位敷贴等外治法
特别提醒:婴幼儿病情变化快,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5-65岁人群防治建议
对于这部分人群,虽然大多数症状相对较轻,但也需要注意:
1、不要掉以轻心: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充分休息,避免带病工作
2、警惕长新冠症状:如持续疲劳、脑雾等
3、中医调理优势明显:许多患者反映,西医治疗有时咳嗽、"刀片嗓"等症状缓解后,其他不适又出现。而中医整体调理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
65岁以上老年人防护重点
老年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是重点保护对象,建议:
1、感染后及时就医治疗:不要自行用药,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
2、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注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指标
3、预防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
4、结合中医治疗:增强抵抗力,调理体质
中医防治策略
中医将新冠命名为"寒湿疫",认为其病机主要是外感风寒挟湿。特别是近期多地湿热交加的气候环境,更易导致湿热内蕴,表现为湿热阻滞中焦;上攻咽喉症状明显;病情缠绵难愈。
许多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已度过急性期,但新冠后期常见的咳嗽、虚汗、嗜睡、疲劳等遗留问题仍需重视。中药在治疗主要症状和调理恢复期症状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中医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后,很多人会留下'长新冠'症状,这时候中医调理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有效改善这些后遗症。"
实用中医调理指南
1. 消食导滞
适用症状:舌苔厚腻、口气大;大便干结如羊屎粒;入睡困难、睡眠不安、磨牙
调理方法:减少糖分和油腻食物摄入;避免睡前吃夜宵;可食用山楂、麦芽、鸡内金等消食食材;适当运动促进消化。
2. 健脾祛湿
适用表现:舌面水滑、舌苔腻、有齿痕;大便不成形或腹泻;体困重、食欲不振。
调理方法:忌食生湿食物:炸鸡、薯条、甜腻食品;严格避免冷饮:冰淇淋、冰镇饮料等;可适当食用薏米、茯苓、山药等健脾祛湿食材。
3. 温和清热
适用症状:舌边尖红、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咽痛;眼屎黄、脾气暴躁
调理方法:避免上火食物:榴莲、荔枝、小龙虾等;适当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情绪平稳。
新冠病毒并未成为过去式,它仍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对待身体,我们应当保持敏感和关注,不要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才采取措施。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关注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面对病毒时的应对能力。
近期天气湿热,白天记得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夜晚入睡时可将空调调制为除湿档,小朋友最好处于密闭的空间内睡觉,部分出汗多的小朋友在入睡后出汗毛孔张开,风扇或外界清风吹来时易出现感冒,同时合理调节饮食,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通讯员 黄倩)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