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差、易腹胀、常失眠?试试这些养护脾胃调理法!

2025-05-28 12:32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你是否经常感到胃脘部隐隐作痛,吃点东西就容易腹胀,或者出现大便不成形、身体乏力、面色不佳等情况?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姜玲医生温馨提醒,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时,千万别忽视,那可能是脾胃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25 岁的赵女士是个爱美的上班族,可最近却被脾胃问题折腾得苦不堪言。她平时工作繁忙,经常来不及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又多是点外卖,重油重盐的食物成了她的常客。渐渐地,她开始频繁出现胃胀的症状,稍微多吃一点,肚子就像个气球一样鼓起来,还时常伴有嗳气、反酸。更让她苦恼的是,大便总是不成形,一天要跑好几趟厕所。而且,她的脸上也开始频繁冒痘,原本光滑细腻的皮肤变得粗糙暗沉,用了很多护肤品都不见效果。在闺蜜的强烈推荐下,赵女士找到了姜玲医生

姜玲医生仔细询问了她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又为她进行了详细的中医四诊,诊断她为脾胃虚弱、湿浊内蕴。姜玲医生解释说,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停滞,就会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而湿浊上泛于面,则会导致皮肤油腻、长痘、面色不佳。随后,姜玲医生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采用中药内服,以健脾益气、化湿和胃为原则,选用了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药材,旨在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选取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脾胃功能。

第一次针灸治疗后,赵女士就感觉胃脘部轻松了不少,腹胀的症状有所缓解。经过一周的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她的大便逐渐成形,每天排便次数也恢复了正常。脸上的痘痘开始慢慢消退,皮肤也变得有光泽了一些。看到效果这么好,赵女士信心大增,严格按照姜玲医生的嘱咐调整饮食,坚持治疗。

一个疗程结束后,赵女士的脾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腹胀、腹泻的症状完全消失,脸上的痘痘也都不见了,皮肤变得白皙细腻,整个人容光焕发。她激动地对姜玲医生说:姜玲医生,您真是我的救星,现在我感觉自己又找回了自信!

疏通脾胃经的方法

1.穴位按摩

足三里穴:“肚腹三里留”,每天按压足三里穴三分钟,能有效调节脾胃功能。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将四指并拢,食指上端对准膝盖外下凹陷处,小指第二指关节处即是本穴。

中脘穴:掌心顺时针揉按肚脐与胸骨下端之间的中脘穴五分钟,健脾助运。

三阴交穴:睡前用艾灸罐温灸内踝上四指的三阴交穴,可以“冲刷”体内淤积的寒湿。

2.适度运动

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一手翻掌上托,一手下按,维持 3 个呼吸后换边,通过拉伸刺激脾胃经,促进脾胃气机运行。

3.食疗调养

晨起——黄金米糊:以小米、南瓜、山药熬制米糊,晨起食用,可滋养脾胃。

周末——五行健脾汤:由莲子、芡实、茯苓、陈皮与排骨炖煮而成,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养心安神之效。

空调房——姜枣茶:将生姜、红枣、红糖煮水饮用,生姜可驱散寒湿,红枣与红糖能补益气血,适合在空调环境中饮用,助力脾胃运化。

脾胃养护是一个长期过程,需将中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如晨起观舌自检、饮食搭配药膳、工间适当运动、闲暇按摩穴位等。坚持通补兼施,才能使脾胃经络通畅,收获健康体魄。

(通讯员 易成功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