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五强溪镇跑出“加速度” 超2000万资金护航春耕生产

2025-05-22 16:37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华声在线通讯员 舒豪

据悉,在去年“6.22”洪灾重创后,沅陵县五强溪镇以超常规力度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累计统筹各级资金超2000万元用于灾毁农田及水利设施恢复,全力保障春耕生产有序开展,一幅农业生产复苏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土地徐徐铺展。

洪灾重创农业水利 多部门联动攻坚重建

“洪水退去后,农田里堆满了淤泥,灌溉水渠也被冲垮了,我们当时急得不行。”回想起洪灾带来的影响,当地农户至今仍心有余悸。此次洪灾让五强溪镇的农业水利设施遭受重创:全镇18个村居的饮水设施均因灾受损;在重点骨干山塘方面,牛狮坪村、瓦窑坪村等5个村共计7座山塘损毁;护岸工程受损严重,牛狮坪村、荷花坡村等4个村的7处护岸工程遭水毁;灌溉渠道方面,牛狮坪村、瓦窑坪村等4个村的6处灌溉渠道受损。

在农业领域,此次洪灾导致631.3亩农田被水冲沙压。当地积极开展灾后重建,修复排灌渠道12处,总长度达1180米,使295.5亩农田受益,同时完成了10户设施农业、1户水产养殖、1户蔬菜生产的恢复工作,并对2户禽苗养殖户进行了补偿。目前,89处灾后重建项目已全部完工验收,相关生产生活也已恢复正常。

面对严峻灾情,五强溪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灾后重建工作,统筹农业水利发改等多部门力量,科学制定“以奖代补”恢复方案,发动村居及群众投工投劳参与灾毁修复,明确以“资金奖补+群众参与”模式加速推进工程落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灾后重建攻坚战全面打响。

水利设施修复全面收官 农业生产有序复苏

截至目前,全镇水利水毁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累计完成:

安全饮水工程:除麻伊伏社区外,其余18个村居冲毁的水源点、管道、拦水坝等设施全部修复,保障居民用水,涉及资金116.54万元;

骨干山塘修缮:牛狮坪村、瓦窑坪村等5村7座山塘完成清淤、护坡加固及启闭设备更新,恢复蓄水灌溉能力,金额40.6万元;

护岸工程建设:牛狮坪村等4村5处护岸完成浆砌石加固及生态护坡建设,抵御河岸冲刷风险,金额118.54万元;

灌溉渠道修复:4村5处渠道完成清淤、破损修复及防渗处理,恢复灌溉面积295.5亩,金额11.67万元。

农业灾毁恢复方面,全镇通过机械清淤、客土改良等方式完成631.3亩水冲沙压农田地力恢复,修复排灌渠道12处1180米,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10户设施农业完成大棚修复、设备更新,1户水产养殖塘口完成清塘消毒,1户蔬菜基地完成土壤改良,2户禽苗养殖户完成圈舍修缮及禽苗补栏,89处农业灾毁点全部恢复生产并投入春耕。

重点工程筑牢安全屏障 春耕生产全面铺开

作为灾后重建“压舱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防洪工程亦进展显著:

高标准农田:已完成667.5亩建设任务,其中唐家坪村230亩退沙还田项目通过机械降坡、客土覆盖等工艺恢复耕作层,投入资金200万元;蒋家溪、柳林汊等村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硬化及灌溉管网铺设,投入500余万元,农田综合产能提升15%以上。

水利防洪体系:移民局牵头的五强溪防洪工程新泵房建设1300万元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配套安装大型排涝设备;水利局主导的万阳溪、杨叶溪闸门及隧洞维修工程390万元完成设备调试,同步推进万阳溪滞洪区防洪堤延伸项目100万元;唐家坪怡思溪两岸护堤390余万元、蒋家溪延溪护堤400万元等7段护堤工程累计完成2.1公里建设,构建起“堤库结合、蓄泄兼筹”的防洪网络。

蒋家溪村攻坚项目:作为全镇受灾最严重区域,9个施工队同步开展3001米护堤浇筑、80亩完全损毁农田复垦及500米机耕道建设,目前护堤工程完成90%,农田复垦进入土壤培肥阶段,项目建成后可保护两岸385亩农田及57栋房屋免受洪涝威胁。

“目前,早稻育秧已完成80%,玉米、大豆等春播作物播种有序推进。”五强溪镇主要负责人介绍,修复后的农田和水利设施已全面投入春耕使用,预计今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较去年增长5%。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加快在建工程验收进度,强化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灾后重建成果全面转化为农业生产动力,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