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和热播剧的“轰炸”下,熬夜追剧已成为现代人解压的日常。然而,深夜的屏幕狂欢背后,脑血管正悄然承受着致命威胁。近期,郑州39岁的王先生因长期熬夜追剧突发脑出血并伴随肾衰竭,敲响了年轻人健康的警钟。医学研究显示,长期熬夜不仅加速血管老化,还可能直接诱发脑卒中、认知衰退等严重后果。
熬夜追剧如何摧毁脑血管?
1. 血压飙升,血管壁“压力山大”
熬夜时,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幅度可达10-15 mmHg。若追剧时情绪随剧情波动(如紧张、愤怒),血压进一步剧烈波动,血管壁长期承受高压冲击,极易形成微小动脉瘤,增加脑出血风险。
2. 代谢废物堆积,加速脑功能衰退
睡眠是大脑清除β-淀粉样蛋白等代谢废物的关键时段。熬夜剥夺了这一“清理时间”,导致有害物质在脑内堆积,不仅损害脑血管内皮功能,还会引发慢性炎症和微血管病变,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诱因。
3. 血流动力学紊乱,血栓风险陡增
黑暗中紧盯屏幕时,瞳孔持续放大,眼压升高间接影响颅内血流平衡。久坐不动更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流淤滞,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引发脑栓塞,导致突发性偏瘫或失语。
高危信号:这些症状需立即就医
短期预警: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可能与眼压升高或脑缺血相关)、恶心呕吐。
长期隐患:记忆力断片、反应迟钝(β-淀粉样蛋白沉积征兆)、情绪失控或焦虑抑郁(脑血管功能异常影响神经递质平衡)。
极端案例:突发短暂性失明(视频终端综合征)或肢体偏瘫(脑卒中典型表现)。
科学护脑:健康追剧四步指南
1. 控制时长与姿势
每30分钟起身活动,避免久坐导致血栓风险。
保持手机与视线平行,减少颈椎压力对脑血流的影响。
2. 优化用眼环境
夜间观看时开启背景灯,避免屏幕与环境明暗对比过强。
遵循“20-20-20”护眼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
3. 调节生物钟与代谢
尽量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深度睡眠(脑脊液清除代谢废物效率提升60%)。
补充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和花青素(蓝莓)的食物,保护视网膜及脑血管。
4. 高危人群专项防护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压血糖,避免睡前情绪激动。
家族有脑血管病史者,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
医生忠告:生命没有“撤回键”
脑血管损伤具有不可逆性,一次脑卒中可能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第一年复发率高达27%,五年内达33%。
建立替代娱乐方式:用听书、冥想替代睡前刷剧。
定期体检筛查:40岁以下人群建议每2年检查一次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卒中风险指标。
追剧的快乐不应以透支脑血管为代价。当屏幕的光照亮深夜时,请记得:你的大脑需要黑暗来修复,你的血管需要宁静来喘息。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永不“断更”的人生剧集。(通讯员 石泽欣)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