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基层干部“魔性”尬舞走红网络,引发多地效仿,不乏一些党政主要领导参与其中。“出圈”的本意是为了吸引更多关注从而助力地方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重“流量”轻“留量”、重“热度”轻“效度”的错误倾向,更有甚者,在追求“出圈”的过程中“出位”,不可不警惕。
事实上,流量与发展之间没有天然的等号,但博眼球的娱乐行径对公务行为严肃性的消解却是实打实的。
要牢记“出圈”不能“出位”,在善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严守政治底线、政策边界和公序良俗,真正让网络流量成为检验为民服务实效的试金石。
要清醒认识"流量论"的局限性,始终把握住宣传工作的政治属性,既要善用"网言网语"增强传播实效,更要坚守"党言党语"的政治立场。一方面,要创新传播形式,运用网络语言增强亲和力,善用政务新媒体平台开展政策解读、民生服务,通过可视化表达、互动化传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融合传播中传递党的声音,在多元互动中凝聚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要警惕片面追求流量而陷入娱乐化误区,防止将严肃政治议题降格为猎奇炒作,避免用低俗化表达消解主流价值,始终保持理论深度和政治定力,严守内容审核关,杜绝为博眼球而制造噱头。
要始终立足本地实际抓宣传,将镜头对准基层实践,深挖特色产业、文化遗产等独特优势,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用百姓身边的致富故事、生态蝶变折射发展成效。要把话筒交给群众,注重培育本土化传播IP,用方言短视频、民俗情景剧等接地气形式,让黄土地的故事焕发传播力,使云端的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构建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宣传话语体系。要以群众获得感为标尺检验工作实绩,既要展现高铁通车、园区建设等显性政绩,更要呈现干部驻村解难题、走访调研等隐性作为,坚决摒弃"削足适履"的跟风炒作,防止为蹭热点生造概念、搞数据注水,杜绝将民生工程包装成形象工程。(吴彬)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