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15日讯(通讯员 陈禹仲 )5月13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专家潘春洪教授莅临株洲市荷塘小学,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讲座。讲座由学校总支部书记黄英致欢迎词。
潘春洪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深耕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400多篇,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多项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生活走进科学
讲座伊始,潘教授以生活中的AI应用巧妙切入:“智能手机能预测联系人,商场导航能规划路线,背后都是人工智能的魔力。”随后,他通过一段精彩视频,展示了智能语音助手、医疗诊断、物流机器人等场景,瞬间点燃全场兴趣。同学们热烈讨论视频中的AI技术,在互动中轻松理解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
化抽象为形象
潘教授用生动比喻解析AI原理:“它像一位不知疲倦的‘伙伴’——人类用眼睛、耳朵感知世界,AI用摄像头、麦克风采集信息;人类靠大脑思考,AI靠算法模型决策。”结合实例,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AI的运算能力、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特性,让抽象知识变得清晰可感。
答疑解惑启思考
互动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提问:“AI会取代人类工作吗?”“它能拥有自我意识吗?”潘教授耐心解答,既剖析技术现状,又展望未来可能,妙语连珠间激发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仍围拢在潘教授身旁,分享心得。这场科普盛宴不仅拓宽了学子们的科学视野,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未来的种子。
临近尾声,进入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攒了满肚子疑问,纷纷举手,踊跃提问。有的同学好奇:“未来,人工智能会全面取代人类工作吗?” 有的同学追问:“人工智能能否拥有自我意识?” 潘老师面带微笑,一一耐心作答,结合当下科研进展、技术瓶颈,给出专业且不失趣味的回应,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此次科普课结束后,不少同学意犹未尽,围在潘老师身边分享心得。这场科普课不仅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认知,更在他们心底种下了探索前沿科技的种子,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的热忱与向往。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