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中腹地的教坛上,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扎根教育28载,以汗水与热血书写教育芳华,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物理教学;以卓越的教学实绩和创新精神,在平凡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
他,就是冷水江市第七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蔡启良,新化县、冷水江市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娄底市第二、三届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冷水江市蔡启良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学科工作室主持人,也是湖南省第四届汀汀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初心如磐:扎根基层教育的“守望者”
1999年,蔡启良第一次站上讲台,望着台下孩子们求知的目光,便在心底立下誓言:“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物理的魅力。”此后28年,他始终坚守这份初心。
在石冲口镇任教时,蔡启良发现农村学生缺乏实验器材,便带领学生用生活物品自制教具。他用矿泉水瓶演示大气压强,用废铁丝制作滑轮组,将课本上的公式定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物理世界”。为了上好课,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妻子心疼地说:“你把心思都放在学生身上了”,他却笑道:“当看到学生解开难题时眼里的光,一切都值了”。
这份坚守换来了耀眼成绩:2006-2021年,他所任教的物理学科连续15年全镇第一;2017年,在娄底市骨干教师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21年,获评湖南省第四届汀汀优秀教师奖。但最让他珍视的,是学生毕业多年后发来的信息:“蔡老师,是您让我爱上了物理”。
匠心独运:深耕教学创新的“开拓者”
作为冷水江市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蔡启良始终走在教学创新前沿。他带头开展“生活化物理”教学研究,将高铁运行、无人机原理等前沿科技融入课堂,让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鲜活。为讲解电磁感应现象,他甚至拆解重组废旧电风扇,现场演示发电机工作原理。
2023年,他主持的省级课题《传统孝道文化对农村学生健全人格影响的研究》顺利结题,成果在20余所学校推广应用。其设计的“孝心实践手册”被纳入多校德育课程,撰写的相关论文在《教师》杂志发表。他提出的“匠心胶囊、物理精华”等教学策略,让物理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舞台。
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他带领团队研发以短视频、互动动画呈现的物理知识胶囊,将复杂物理知识拆解为趣味模块,为不同学习节奏的学生提供定制化学习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信息技术 2.0 测试中凭借前沿的教学实践与卓越的技术应用能力斩获优秀等级,为智慧课堂建设树立了标杆。
丹心筑梦:助力团队成长的“引路人”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蔡启良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己任,带领工作室研究团队深耕教研。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累计开展教研活动8次,结对帮扶教师20人,带领他们深度阅读,打磨课堂环节,打造高质量知识胶囊作品。
青年教师黄娟清晰记得第一次参加教学比武的情景:“蔡老师逐字逐句帮我修改导学案,凌晨两点还在微信上指导我调整实验演示环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黄娟在娄底市全员物理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工作室成为当地物理教师成长的“孵化器”。
蔡启良对学生的关爱也超越了课堂。曾有一位性格内向、对物理学习缺乏信心的学生,他主动沟通,不仅在课堂上给予更多关注与鼓励,在他的耐心引导下,学生逐渐打开心扉,成绩显著提升,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理想高中。毕业时,学生眼含热泪说:“您就是我生命中的光”。
矢志不渝:守护教育初心的“摆渡人”
从“县三等功”获得者到省市骨干教师,从乡镇讲台到名师工作室,蔡启良始终保持谦逊:“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该做的事。”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两本泛黄的备课本,密密麻麻记满学生易错点和教学反思,这是他28年教学生涯的见证。
《湖南教育》曾这样评价他:“蔡启良的教育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初心与担当。他是扎根基层的教育行者,更是照亮未来的精神灯塔。”
从青丝到华发,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对教育的赤子之心。当清晨阳光洒进教室,蔡启良老师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耕耘。在他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而他愿做那个执着的播种者,用爱与智慧,静待花开。(通讯员 郭平辉)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