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管理内分泌专家共识》解读

2025-04-25 14:3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引发女性生育难题的主要诱因之一。在此类患者中,超过半数的人伴超重或肥胖问题,有效的体重管理是PCOS治疗不可或缺的基石。因此PCOS的诊治往往需要内分泌科、生殖科与妇科等多学科紧密协作,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在此背景下,一份凝聚了多科室专业意见、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专家共识显得尤为重要。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牵头,凝聚行业内20余位各相关科室一线专家的力量,经过多轮深入探讨,于2025年1月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上发表了“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管理内分泌专家共识”。该共识的发表为PCOS的体重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导。以下是对该共识内容的全面概览与简要阐述:

1. 超重/肥胖与PCOS的关系

a) 青春期肥胖可能增加成年PCOS的患病风险,体重指数(BMI)大于30kg/㎡的女孩罹患PCOS的风险增加74%。

b) 肥胖与PCOS可能有共同的遗传背景,超重/肥胖与PCOS之间会互相促进。

2. 超重/肥胖的临床特征

a) 青春期:共识详述各项风险标志物,着重HbA1C在5.7%-6.4%,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4.6倍。此外,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抑郁症的发病率相较对照人群有显著提高,需引起临床重视。

b) 育龄期:按鹿特丹分型进行诊断,提示肥胖、IR和相关代谢紊乱会进一步增加女性不孕风险,且BMI越高,生育预后越差。并会增加其他并发症风险。

3. 超重/肥胖PCOS的诊断

a) PCOS诊断标注:参照2018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发表的《多囊卵巢曾合作中国诊疗指南》标准,同时援引2023年《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的国际询证指南》,建议可以运用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加入PCOS的诊断中,但有鉴于AMH缺乏统一界值,本次共识未列为PCOS的定义指标。青春期PCOS标准临列,需注意排出其他疾病。

b) 超重/肥胖诊断标注:参照中国《成人体重判定》标注(2013版)及《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c) 超重/肥胖PCOS代谢风险和CVD风险评估:建议PCOS诊断时开展糖代谢和IR评估、脂代谢评估及其他心血管因素筛查

d) 超重/肥胖PCOS患者诊断筛查流程图:

4. 超重/肥胖PCOS的治疗策略:以减重、改善IR为核心,同时兼顾调经、降低雄激素及满足生育要求的综合治疗

a) 生活方式管理:生活方式管理是超重/肥胖PCOS患者的一线治疗方式。

b) 药物或手术治疗策略:对于生活方式干预难以达到预期的肥胖/ 超重患者或合并糖脂代谢异常、MAFLD 等代谢性疾病时需要尽早评估并予以必要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机制及推荐意见概括如下

c) 超重/肥胖PCOS合并其他代谢紊乱治疗:

i. 高脂血症,常规推荐他汀类药物

ii. 高尿酸血症:推荐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治疗,如仍未达标,选择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治疗,参照《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iii. 高血压:首选钙拮抗剂,具体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iv. MAFLD:优选对肝脏有潜在获益的药物,参照《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

d) 复方口服避孕药在肥胖/超重PCOS患者中的应用:对于存在月经周期异常的超重/肥胖PCOS,当每年月经少于4次时,需要特定的干预来防止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可予以孕激素周期撤退、雌孕激素续贯或复方口服避孕药对症治疗,主要保护子宫内膜、调整月经周期、并降低卵巢来源的雄激素。

5. 围妊娠期治疗策略:

a) 应尽早予以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减重目标并纠正代谢紊乱。

b) 在妊娠前3个月减量不适用药物,若需要用药有限选用美国FDA妊娠期A、B类药物。应在权衡利弊后,想患者或家属说明药物选择的必要性,并在妊娠前不同时间段内予以停药,详见以下表格

c) 代谢手术后受孕时机:建议1年内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在体重减轻达到最大并维持在稳定状态后再考虑妊娠。

d) 自然受孕前或行辅助生殖前代谢目标: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目标设定,详见共识原文。

6. 超重/肥胖PCOS管理目标:

a) 近期目标:3-6个月内积极减重和纠正各种内分泌代谢紊乱

b) 远期目标:积极管理体重,预防各种代谢性疾病的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PCOS 是一类异质性很强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体重的管理和代谢紊乱的控制是治疗的关键,也是改善患者生殖结局和长期预后的决定因素,与单纯超重/肥胖患者相比,控制体重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远期获益更明显,期望该共识能为超重/肥胖PCOS患者的日常诊疗工作提供借鉴;同时,强调对于青春期及围产期肥胖的预防和体重管理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