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我省多地开展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4月4日,由湘潭县文明办、湘潭县民政局主办的“我爱湘潭我的家”2025年清明公祭典礼暨公益集中安葬仪式在湘水缘长生陵园举行。近万社会各界人士在祭文朗诵、鲜花敬献中,缅怀亲人,传递思念,营造低碳、文明、安全、有序的丧葬新风。
绿色低碳祭扫 让节日更“清明”
下午2时整,伴随着轻柔的乐声,公祭活动正式开始。全体公祭人员手持鲜花肃立默哀,为逝者祈福,向生命致敬。主祭人恭诵祭文敬香文,礼赞生命融归自然。少先队代表们诗歌朗诵。此后,在低回的乐曲声中,公祭人员依次上前敬献花篮。
为了倡导绿色低碳祭扫,湘水缘长生陵园还推出了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包括提供鲜花、卡片、丝带,替换鞭炮、香烛、冥纸等传统祭品,号召群众以鲜花祭扫、卡片寄哀思等方式缅怀亲友。
市民王女士手捧一束素雅的白菊花,轻轻放在亲人墓前。“以前烧纸钱烟熏火燎的,现在改用鲜花,安静又干净,也更有仪式感。”她俯身擦拭墓碑,低声说道。“时代在变,祭扫的方式也在变,但对亲人的怀念永远不会变。”市民陈先生表示,文明祭扫既环保节约,又表达了对亲人的追思,让清明回归了本质。
湘水缘长生陵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佳介绍,这是湘水缘第18次举行大型公祭活动,举办庄严、肃穆、典雅、文明的清明集体公祭仪式,使绿色祭祀和绿色殡葬形成良性互动,充分体现人文纪念特色和生命传承功能。“我们希望以实际行动倡导市民在传承追念习俗的同时,采取绿色、文明、环保的新方式寄托哀思,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氛围。”
倡导文明殡葬 共筑文明新风
活动中,湖南湘水缘长生陵园为21户自愿选择生态安葬的家庭提供了公益壁葬服务。通过这种不立碑、不硬化土地的形式,将逝者骨灰安置在墙壁内的方法,体现了先进的殡葬理念,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减少环境负担。
一位逝者家属说,“选择生态葬是因为对国家土地资源节约有好处,还能实现逝者在价值上的转换,让我们的亲人逝世后还能为保护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在安葬区域,家属们神情肃穆,有的已经潸然泪下,他们将逝者骨灰放入设计美观又实用的墙壁上,撒入花瓣。
“此次公益集中安葬活动,是对绿色殡葬理念的积极践行,大力推行节地生态殡葬的具体举措。”袁佳表示,他号召全社会感恩思源,弘扬时代新风,关注和推动节地生态安葬,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近年来,湖南省民政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发展节地生态安葬,将节地生态安葬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动生态殡葬与惠民殡葬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公益生态殡葬建设之路。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