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界亭驿村:从“古驿名村”到“和美典范”的蜕变之路

2025-03-28 12:46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青山叠翠映丹霞,古道新颜绽芳华。位于沅陵县官庄镇辰龙关AAA级景区腹地的界亭驿村,正以“生态为基、文化铸魂”的发展笔触,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这个辖33个村民小组、2693口人的传统村落,在30.76平方公里的丹霞秘境中,将24750亩生态林海与1921亩精耕良田有机融合,通过“和美乡村”建设系统工程,实现了从深山古村落到景区后花园的精彩蝶变。

村两委紧扣“农文旅融合发展”主线,以明清茶马古道为历史经脉,串联起笔架奇峰、会仙古桥等辰州新十景,活化千年茶树群落与金溪古民居资源,让将军山红色记忆与辰龙谷民族文化交相辉映。这个曾经藏在深闺的丹霞村落,如今既保持着“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乡愁韵味,又焕发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现代宜居风貌,成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党员干部当先锋 红色新风润民心

界亭驿村将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积极开展各项评选活动鼓舞激励村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乡村智理“微网格”“美家美妇”等创新管理机制,以村组村民为主实行自治,当好组内调解员身份,肩负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疫情防控等责任。

“火把照亮辰州坪”红色文化潜移默化每家每户,凝聚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通过“积分制”和探索垃圾收费模式,村组内“孝亲长、睦邻里”风气盛行,“旧陋习”变“新风尚”,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活力”金州溪,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

规范审批严监管 古村新貌守乡愁

长期以来,界亭驿村村民自觉遵守房屋建设规范的约定,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还积极维护和提升村容村貌,主动拆除废弃房屋和猪牛圈舍,始终保持零“违建”。

该村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以规范农民建房为突破口,以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总抓手,聚焦房屋改造,以淳朴的村规民约构建农村建房的良好秩序,解决农村建房中未批先建、乱搭乱建、无序发展的乱象,打好规范农民建房这场硬仗,让传统民居既有新房又有新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和美乡村建设的落地落实。

明确户申请、村报送、部门联审、镇审批的流程,根据农村宅基地建房相关的规定,村级对农户拟建住房风貌是否影响村庄美观、是否符合“一户一宅”、“拆旧建新”、建设面积是否超标、村民资格和土地权属等进行核实,国土、农业、住建等部门核实是否符合村庄规划、是否占用耕地等进行审核。杜绝先动工后审批及“有规不依、有图不按、批小建大、批此建彼、未批先建、先建后批”等现象的发生。

通过村民大会,议定村规民约及宣传农村建房相关政策,将农户“一户一宅”、拆旧建新、风貌要求和奖惩机制等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

污水归池村庄靓 篱笆圈起田园美

界亭驿村以村、组、村民为主实行自治,将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积分制”完善垃圾收费模式,积极开展各项评选活动鼓舞激励村民。

全面推广“日清扫、日收集、日转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三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实现分散式、联户式、集中式等多种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维修、翻新房屋15栋,拆除危旧、废弃房屋2栋处,新增垃圾分类点两处。编制果园菜地竹篱笆,林下圈养山鸡鸭,溪流萦回,水清而浅,精致精美的“口袋公园”“小花园”“小菜园”让人眼前一亮,从公共区域到农户屋前屋后屋内,以“庭院美”展现“小家美”,以“小家美”促进“金溪美”。生态农业、协调统一、舒展流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当暮色染红辰龙关的丹霞山峦,界亭驿村的灯火次第亮起。党员活动室的讨论声、古戏台上的辰河高腔、溪边洗衣妇的谈笑声,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这个曾经藏在深山的村落,如今正用党建引领的“金钥匙”,打开绿水青山间的幸福密码。(通讯员 邓嘉利 胡新月)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