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张义君:扎根职教 行以致远

2024-04-08 17:16 [责编:陈方]
字体:【

敦厚、朴实、一丝不苟、锐意进取,这是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师生们对张义君的印象。

张义君,副教授,文学硕士,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他扎根职教17年,先后主讲过“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现代汉语”“文学鉴赏”“旅游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多次荣获学校“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思想追求:为人师表 地道酬善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不只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因此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来武装自己。”这是张义君在思想上对自己的要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张义君始终以一名教师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安教、乐教、善教。生活中与人为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和同事和睦相处,热心公益,关心他人,积极为人排忧解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学校年度工作考核中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教育理念:以生为本 业道酬精

教好书是教师的天职。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张义君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吸收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于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张义君针对高职语文课程特点构建了模块式教学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融专题辅导、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例文讲评、作业布置、知识拓展等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根据职业核心能力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遴选,从而开发了体现能力本位的教材体系。在课堂教学中遵循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方法和理念,大力推行五步训练法,融高职教育特点与语文教育特点于一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了学生能力。张义君热心与学生交流,悉心帮助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讲解和指导,并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听张老师的课总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学生这样评价道。

工作宗旨:任劳任怨 天道酬勤

教师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职业。教师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需要十分的勤奋。从钻研大纲、教材开始,张义君总是研读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既备大纲、教材,又备教法,更备学生、学法。教学过程中,教与育并重,关注学生的成才,更关注学生的精神成人。教学后,张义君总是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反思,总是从新的学生实际出发去探讨新的教法。作业批改,特别是作文批改做到认真细致,给学生留评语字斟句酌,从而使学生能有所收益。“张老师做的教案规范,标准,可以直接出版了。”每次教学检查,检查组都要给出这样的评价。

管理原则:以身作则  人道酬诚

作为教研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张义君坚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着力打造一支能科研、能教学、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任职期间,教研室老师主持院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8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教研教改及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6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以上优秀论文奖20余项。

在工作中张义君总是以身作则,要求老师们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教研室许多年青老师都愿意去他的课堂与学生一起听课,总是说:“听张老师的课获益良多。”

职业理想:书山有路  学道酬苦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除了教学,科研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更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为此,张义君在教学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科学研究,及时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历年来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4部;主持省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院级精品课程2项,省级科研课题4项;市级科研课题1项;荣获部省市级论文奖10余次,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张义君总是以此鞭策自己不忘初心,扎根职教,行以致远。

(通讯员 周承华)


责编:陈方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