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抓好“四个重点” 提升课程思政实效

2022-05-25 09:23:34 [责编:李慧]
字体:【

姚顺东 王日兴 王 云

近年来,湖南文理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从顶层设计、体系构建、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着手,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效。

运筹帷幄,重点抓好顶层设计

2019年10月,湖南文理学院颁布《关于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施意见》,明确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保障,并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牵头单位。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此外,该校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目前,全校已建立一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立柱架梁,重点抓好体系构建

作为省“三全育人”试点高校,湖南文理学院出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实施方案》,构建课内课外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在课程育人体系上,重点构建“全专业推进、全课程融入”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该校要求全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对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分类建设要求,进一步细化课程思政目标。将社会责任、爱岗敬业、团队协作、身心健康、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劳动竞技、文化传承、创新创造等元素和典型案例贯穿到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执行中。

全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公共基础课程聚焦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体育、美育类课程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升审美素养;专业课程集历史与现实、本土化与国际化、知识性与人文性于一体。实践教育类课程注重学思结合,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业能力。

近3年,学校专题立项课程思政实践改革项目160余项,获得2021年度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4人次获得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奖。

示范引领,重点抓好队伍建设

教师是解决课程思政建设“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因素。湖南文理学院注重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培训提升政治素养。湖南文理学院坚持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必修内容,以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学发展专题研修计划为载体,通过专题报告、现场教学观摩和典型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帮助教师提升整合资源、创新教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选树典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课程作为校级示范课程。目前,该校已立项建设1门省级思政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6门校级示范课程、6个校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建章立制,重点抓好制度建设

为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机制,湖南文理学院特别注重课程思政的相关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新进教师,重点考查其政治立场和师德师风,并适当评价其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将教师课程思政改革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作为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晋级晋升等工作的考核内容。

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全过程。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通过选树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等形式保障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