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绿色童话起舞山水间——贵安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2018-05-16 20:30:55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责编:夏博]
字体:【

初夏的贵安大地,绿树成荫,百花齐放,一派生机。

贵州,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是两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黔中腹地贵安新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近93%的面积位于贵阳市主要水源的上游,近72%的面积位于红枫湖汇水范围,其中部地区均为水环境高度敏感区,水源与生态保护问题至关重要。

如何落实“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贵安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好则发展好。

近年来,贵安新区采用组团式空间布局,注重山地特色和传承历史文脉,编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率先推进低冲击开发模式,科学划定和严格管控水源、森林、滨湖湿地、基本农田、生态治理、风景名胜6个保护红线区与城镇开发边界,规划构建了“五区为底、八廊通联、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赶超与跨越发展提供示范作用。

生态理念构筑“制度堡垒”

“贵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音绕耳旁。

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贵安新区精心设计、高效统筹,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谋划,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逐步修筑起一系列行之有效“制度堡垒”。

为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贵安新区精心编制《贵安新区直管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实施方案》,并以该方案为主导,相继出台了《贵安新区直管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贵安新区直管区生态环境负面清单制度》、《贵安新区直管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办法(试行)》等“九大制度”,以“1+9”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使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不仅如此,贵安新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开展环境保护区域联防联控,加快实施环保税制度,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整区推进试点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建立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管理体系,运行好数字环保平台;严格落实三级河长制,发挥民间河长作用;积极开展生态日活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生活新方式,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制度通道。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安新区在探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道路上,正走出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生态建设厚植“绿色之基”

雨后的贵安新区,夹杂着潮湿与泥土空气混合的清新自然之气扑面而来,宽阔整洁的道路被雨水冲刷的一尘不染,绿树成荫,繁花映衬,作为贵州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这座定义为山水田园之城的国家级新区,正以其“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5个生态保护区、8个绿廊、94个各类公园,让新区2626个山头、14条河流、131个湖泊、515个水塘、219个地下泉眼一脉相承,融入发展血液。

让水更清,新区大力实施“十河百湖千塘”生态水系工程,全面畅通河湖水系,规划建设贵安新区环城水系,形成以“一环、两河、十四湖”的规划布局,逐步对新区马场河、车田河、麻线河等流域进行综合改造治理,对新区域内重要水域全面施行“河长制”,建成5座全国最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让碧水穿城、绿水绕城、清水串城,使城市在水的润泽下展现生命的活力。

让山更绿,贵安新区每年积极开展各类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进绿色贵安行动计划,加强对林地占用管理,新增绿地面积20万亩以上,建成212公里长的城市道路绿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09%,增长了10.3%,森林面积24.2万亩,森林蓄积85.9万立方米,贵安新区已逐步成为群山环绕、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的森林城市。

让城市更洁净,贵安新区围绕“打造全国海绵城市贵安样本”的目标,提出“全域海绵”理念,编制了《贵安新区海绵城市总体规划》、《贵安新区中心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将城市分解成组团“微循环”,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成为全国率先完成海绵城市规划控制体系建设的试点。

如今,建“城市中的田园”和“田园中的城市”已然成为贵安新区城市建设的最高标尺,更是有条不紊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大道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生态产业孕育“绿色之力”

当前,以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清洁无污染为特征的绿色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引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贵安新区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中,始终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理念,以大数据为抓手,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已初步构建起集“发电端、储能端、配售电端、整车制造端、电桩端、后服务端”于一体的以大数据联通各端、覆盖全域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模式。

春夏之交的上午,作为贵安新区新能源产业链上游发电端的重要一员,贵安新区亚玛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一片片烙上“贵安制造”印记的超薄双玻组件正从生产线上缓缓移出。

而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另一边,搬运设备,准备器材,指导技术,现场安装……贵安新区新能电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充电桩和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正在进行产品组装。

“电桩网以1个大型电桩站点为主体,发展微型充电桩为补充,配套新特电动汽车作为产品支撑。”贵安新区新能电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雷杰说,这也是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车桩网一体化大数据运营示范性项目。

同处在产业链中游的整车制造端,总投资50亿元的贵州长江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贵州长江汽车今年首批75辆“贵州牌”GK6850GBEV纯电动公交车成功交付。

贵安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大幕正开启,好戏才刚刚开场。

今后,贵安新区将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整合、聚集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优质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以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契机,加快构建以绿色金融为支撑,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全面发展的绿色发展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贵安智慧和力量。(贵安新区报记者 王婉 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