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安徽篇】财政创新的“安徽实践”

2016-03-23 14:38:25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彭旖旎] [责编:刘艺]
字体:【

“安徽担保模式”的含金量

为新常态下财政支持小微企业拓宽思路,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

2015年12月8日至9日,国务院融资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在安徽省召开现场会,推广安徽经验。中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小组以简报形式对安徽政银担试点作专题介绍……在破解小微融资难的探索道路上,一个广受认可的“安徽担保模式”已然形成。

“安徽是全国首个提出担保机构政策性定位的省,首个实现政策性担保体系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省,也是第一个变传统银担合作为政银担合作的省,”钱力认为,安徽担保模式之所以能在全国范围形成影响,最重要的是让担保有了清晰的定位,有了良好的资本补充,有明确的服务目标,还有银行分担风险,“这既具有安徽特色,也切合实际操作要求,踏准了国家金融政策的节拍,符合金融改革的方向。”

钱力告诉记者,全国目前有8000家担保机构,总资本1万亿,这么大的行业,因为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没有一个非常准的定位,逐步走向萎缩。而安徽用自己独特的实践,证明了政策性定位+政策性的体系+政银担合作+良好的管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能够让担保行业以及担保存量的实力有效发挥出来,准确地为小微企业服务。

“安徽省委省政府非常认真地研究了担保的本质,在国内创新建立了权利责任对称的架构,在全国作出榜样,开了先河。”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金融专家李扬在评价安徽担保模式时指出,过去中央在采取措施时,只是认定担保不可或缺,但对担保本质,担保如何有效运行还未做深入探讨,安徽的探索符合规律、也符合国际惯例,中央非常重视,迅速总结安徽经验形成文件,“应对当前的复杂局面,安徽比较早、比较自觉地进行了创新实践,符合中央关于‘市场发挥决定作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精神,当前安徽在全国形势比较好,与此是密切相关的。”李扬认为,安徽模式诠释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融合统一。

“安徽的‘政银担’模式,加入了政府的公信力,找到了一个好的结合点和好的机制,使银担合作更加顺畅、平等,取得的成绩可复制、可推广。”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安徽融资担保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银监会将进一步推广宣传安徽经验、安徽模式,加大对安徽担保模式创新、担保资产管理和再担保机构建设以及对外合作的支持。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同时也是基本的民生。安徽省委省政府自2013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谋划促进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财政资金的撬动和放大效应,运用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为众多的小微企业打通资金血脉,畅通资金流动。”罗建国指出,“安徽担保模式”通过创新财政手段与金融杠杆有效结合,更加尊重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时,在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中,改变了传统财政主要依靠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大大提高了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为新常态下财政支持小微企业拓宽了思路。

“近年来,安徽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融资担保模式,坚持扶小微、广覆盖、低费率、可持续原则,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助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了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实体经济发展。”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詹夏来指出,当前,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经济发展已经步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政策性融资担保将在安徽“调转促”行动计划中发挥愈加明显的作用,助推我省新经济的发展。

“安徽的探索与实践只是一个开篇、一次尝试,未来政银担合作前景广阔。”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树隆强调,安徽将进一步完善新型融资担保模式,持续深化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化水平,引导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


相关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