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豪华医院”为何闹“医荒”?

医院建得很豪华,可医生却很少,不仅医疗资源浪费掉,而且更加加剧“看病难”等问题。

2014-03-17 第527期

2014年医改重中之重的县级公立医院,如何能解决“医荒”问题,打破“国家的钱向下走,病人和医生却向上涌”的怪圈?病人来了,医生走了。这几乎是国内很多县级医院最大的困扰。而解决小城市与大城市医疗资源极度不平衡的窘境,或成为“啃”下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的关键。

陕西一县医院盖9层豪华大楼 仅28名正式医生

宁陕县医院始建于1950年,现9层豪华大楼,仅有28名正式医生,而2013年,医院的门急诊多达10万余人次。与此相伴随的,是大批骨干医生的陆续离职,孙晓暑、邱会敏、岳友莲、杜德胜、徐和林、武琪、张天友、鲁……一名医生向记者细数昔日同事的名字。据他统计,近几年离职的医生有近20人,近乎占到医院半数骨干。最近5年中,宁陕县医院招收的本科生,绝大部分辞职离去。宁陕县医院职工、县人大代表罗建军发现,本来每年有10名本科生名额,结果只能招到三四人,来了的,取到执业医师资格证后,也跳槽跑了。宁陕县医院院长陈玖浩说,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钱,而是没人。2013年医院给每个本科毕业生补助10万元安家费,吸引人才,结果没招来一个人。缺少医生,无疑是宁陕县医院目前最头痛的事。[详细]

“医荒”现象在国内长期存在

人往高处走 医生向上涌

卫生部门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2年,陕西省82%的新拿到资格证的医生,都流向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人往高处走,医生向上涌,也算是人之常情,问题是为何基层医院就留不住医生?一方面是工作压力大,经常性受到医疗纠纷的纠缠,甚至挨打;另一方面待遇差。加班没有加班费,而且体息权得不到保障。如此,自然留不住医生。[详细]

基层医院招不到人 更留不住人

“医荒”现象,在落后地区基层医院存在已久。在此背景下,因难以就地解决看病需求,一些民众只能舍近求远到大城市就医。实质上,我国医疗人才已呈“饱和”态势。基层医疗人才稀缺,却无法与毕业生“难就业”形成对接。许多医学毕业生宁可改行从事药品营销、保健等职业,也不愿到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基层医院招不到人、留不住人,说到底,跟待遇普遍偏低、劳动强度过大、职业尊严得不到保护等普遍执业困境有关,也跟平台小、发展瓶颈有关。[详细]

豪华医院大楼为何拢不住医生?

县级医院闹哪门子的“医荒”

其实,宁陕县医院出现的“医荒”现象并不具有典型、普遍意义。该医院之所以骨干流失、人心浮动,其根源在于医院对相关劳动法规的无视、混乱的人事管理制度 、对医患纠纷处理的不力……由于该医院存在着种种不正常现象,严重地伤害了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身心健康,这种医院要是能吸引并留住医疗人才反倒是怪事。毫无疑问,“医生荒”现象在国内长期存在,不过它们都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详细]

“医荒”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

长期以往,医疗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势必大不如前,报考医学院校的学子自然日益减少,很多疯狂扩张的医学高等院校也将难以为继。到时候,国内县市级医院也会陷入此起彼伏的“医荒”之中。陕西的这家县医院闹“医荒”,无疑给那些无视医疗行业特殊性、忽略医生价值的管理者、决策者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下,只要有无视医务人员作为劳动者应有的价值、不尊重其合法权益的地方,医疗人才用脚投票、严重流失甚至闹“医荒”的现象都难以避免。[详细]

解决基层医院“医荒”才能解决“看病难”

“强基础”真正做到“城乡医体”

首先需要研究在资源配备向基层倾斜的同时,及早建立与基层医务人员等行业特点适应的薪酬制度,比如,在评定职称上向县城以下医疗机构的医生倾斜,拥有职业尊严和发展空间。其次,还要加大对基层医疗经费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生待遇。此外,还需鼓励大城市医院与县医院技术联合,把城市大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向县级医院延伸,这也是医疗资源调剂的一种办法,建立专家“坐诊”,纾解基层“医荒”困境,弥补基层医疗资源不足,又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一举双赢。[详细]

“医荒”的钥匙在于医疗资源分配均衡

基层医院留住医生,首先要靠待遇。让基层医生有一个较高的待遇,这是必须该有的;其次,要有制度保障医疗纠纷问题,使医生不再因为纠纷而受到伤害;再次,要通过制度保障大医院的医生能够“流”到小医生坐诊。大病到大医院,小病到小医院,这种医疗分诊制是最理想的,为何就实施不起来?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基层医院留不住医生。解决“医荒”需要均衡分配医疗资源,要让基层医院具有吸引力,这虽然任重而道远,却是必须要努力去完成的,否则,解决“看病难”就成为一句空话。[详细]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华声在线原创策划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华声在线
本期责编: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