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二次污染”,自来水“最后一公里”不容忽视

时间:2014-04-13 20:34:06
字体:【
打印 复制链接

  从水厂出来的干净自来水,从水龙头流出时却发黄发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来水遭到“二次污染”。业内人士表示,若要喝上放心水,自来水“最后一公里”的安全不容忽视。

  从水厂到水龙头需经两道“安全关”

  记者近日在兰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采访了解到,自来水从水厂进入千家万户,首先需要经过长距离的供水管网输送,抵达居民小区后通常还需进行“二次供水”,这是自来水在“最后一公里”所要流经的两道“安全关”,任何一关失守,都会造成自来水“二次污染”。

  第一道“安全关”是供水管网。今年3月10日,中科院兰州分院科苑小区一区2号楼自来水管因锈蚀而爆裂,迄今全楼仍然停水。记者最近看到一根从2号楼地沟中挖出来的水管,只见这根如同手臂一样粗的水管内壁上结着厚厚的铁锈和水垢,中间只剩一个手指粗细的圆孔。住户马江说:“这些年家中自来水常有杂质,如今才发现原来是水管脏得不像样子,用这样的水管送水怎能让人放心?”

  水箱、蓄水池等二次供水设施是第二道“安全关”。据了解,由于供水管网压力所限,高层建筑大都需要二次供水,即先把自来水贮存在水箱或蓄水池中,然后用泵打到住户家中。随着高层建筑快速增多,二次供水也就成为我国城市主要的供水方式。

  然而,水箱和蓄水池容易滋生青苔和微生物,密闭不严也会进入灰尘,不及时清洗消毒,就会变成自来水的一大污染源,轻则造成箱底池底泥沙堆积,重则各种垃圾杂物进箱入池。

  “三无”小区成水箱清洗工作“死角”

  业内人士介绍,现实中,由供水管网造成的自来水“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很小,“二次污染”主要发生在二次供水过程中。水箱、蓄水池等二次供水设施必须定期清洗消毒,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污染隐患。

  根据我国《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规定,二次供水设施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洗、消毒。但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城市并未完全落实这一规定,尤其是城市中无主管单位、无物业管理、无人防设施的“三无”居民小区,成为二次供水设施清洗工作“死角”。

  一些在设计上存在“硬伤”的老旧建筑,也给清洗工作带来困难。许多老旧建筑的水箱和蓄水池的设计、选址不合理,有的水箱几乎挨着屋顶,根本无法进入箱内进行清洗作业;个别小区的蓄水池与化粪池间距不足1米;有的屋顶水箱露天放置,居民在水箱周围放养鸽子。这些“先天不足”的设施已经投用,后续改造十分困难,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还会给居民日常饮水带来很大影响。

  防治“二次污染”要“软硬兼施”

  业内人士认为,防治自来水“最后一公里”产生的“二次污染”,既要从硬件上改善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又要从软件上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今年,上海启动了中心城区新一轮“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力争2014年度实施2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改造计划,“重头戏”是更换老化的供水管道;兰州正在制定针对“三无”小区二次供水清洗消毒问题的解决方案;上海水务部门表示,将理顺管理,实现饮用水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一体化”管理制度。

  专家建议,卫生、房管、城建等部门应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共享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建造等信息,才能从源头上使二次供水设施符合卫生要求。我国应出台关于二次供水管理的法规,对供水设施的建设标准、维护办法、消毒周期、消毒程序和检测标准等作详细规定。

频道精选
网站地图
集团报刊系列
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 文萃报 大众卫生报 科教新报 华声杂志 文萃月刊 向日葵·中国故事 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