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工程”的质量来不得一点马虎

[来源:长江网]时间:2014-03-24 16:22:52
字体:【
打印 复制链接

  作为全省首个村民高层安置房,安置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三个合并拆迁村庄的福民一号小区因质量问题,被网友曝光。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在这个拥有49栋18层以上高层楼房的小区内,许多房间的夹板门门板太薄,基本靠纸填,甚至不敢见水,被村民戏称“纸板门”;而个别楼房的墙体内不见水泥,小孩摔一跤都能碰出坑。(网易新闻3月24日)

  房屋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所,老百姓积极配合政府工作,政府有责任让他们住上舒心、满意的房子。开工前,也常能看到地方政府要做“民心工程”、“阳光工程”的凿凿表态;但建成后,却是“墙体无水泥、房门用纸填”。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心寒。

  安置房质量不过关,首先是开发商之过。征了百姓的地,拆了百姓的房,却偷工减料,让房屋在质量上大打折扣,以此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一些开发商公司管理层质量意识淡薄,一味追求高利润,在房屋质量上漠视民生利益。

  安置房“纸做门”的出现,自然与开发商缺乏“道德血液”有关。不过从道理上讲,安置房建设要经过设计、开发、施工、监理、政府验收等关卡。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安置房带病闯关的能力怎么那么强?明明有监管验收环节,为何有人看守却无人设防?

  任何建筑的质量都是有一定执行标准的,每一项建筑工程都有监理方和政府相关部门对质量的监管,安置房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除了开发商、建筑方的偷工减料,监管方的失职和不作为也是重要的原因。从以往媒体披露的其他地方情况看,一些监理专家往往“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监管功能无法发挥。不仅如此,在“竞争”的逻辑下,一些监理企业底线频频失守,不再做给开发商找麻烦的“婆婆”,而当起了听话的“管家”。

  如果说,监理企业的花瓶角色中看不中用,那么作为验收主体,政府的作为同样值得反思。“加强质量监管、明确责任主体”,条文规定大家都知晓,但重在落实。如果为搞政绩工程而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漠视民生利益,那么安置房就真的成了“闹心房”。

  安置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能因为其“不愁嫁”就漠视质量问题。安置房等民心工程的建设不仅要重规模,更要重质量和品质,才是真正的惠及民生。(长江网 吴琪琪)

频道精选
网站地图
集团报刊系列
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 文萃报 大众卫生报 科教新报 华声杂志 文萃月刊 向日葵·中国故事 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