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经费“晒”在阳光下

时间:2014-03-10 17:12:09
字体:【
打印 复制链接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吴晶晶 罗沙)“一方面,一些科研人员有巨额项目资金却用之无道,乐当‘发包商’;另一方面,更多的科研人员则因要应付名目繁多的各类审查,不得不闭门造车谋计划、排会期、拉人数、凑支出,提前把项目‘不折不扣’地落实在纸上。真可谓,有人跑钱苦,有人花钱愁。”

  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首场大会发言上,全国政协委员卢柯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时,直言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之弊。这一问题在两会上受到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

  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弊端几何?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年均增速20%以上。与持续高增长的经费投入相比,我国的科技创新力仍显不足,而一些科研腐败案件也引发了公众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质疑和担心。

  “我国在科研项目立项、经费分配、评奖等机制上存在很多问题,现行经费分配体制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全国政协委员鲍义志说。

  他指出,我国科研经费分配实行项目申报制,导致重立项轻管理、重申请轻验收的现象较为严重。只要项目立了项,经费就能拿到手,疏于对科研过程的管理和科研结果的评测,难以保障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率。

  这也导致学术界的权力寻租现象严重。“一些‘谋人不谋事’的科研人员取得大笔科研经费,成了拿项目的科技‘老板’。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公关上,不仅是人才的浪费,更是国家巨额科研投入的严重浪费。”鲍义志委员说。

  “扩大用途”“挤占挪用”“虚假报销”……由于制度存在漏洞,当前,科研经费管理混乱在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存在。

  全国政协委员王执礼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及科研项目资助方往往重审批轻监督,缺乏对经费使用的有效监督,有的研究机构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使大量科研经费没有用于科研本身。

  “经费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广大科技人员缺乏经费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这不利于调动全体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全国政协委员高抒指出。

  科研经费乱象怎么管?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改进与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代表委员们对此表示肯定,并提出建议。

  “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对财政科技资金监管的顶层法规设计,仅仅停留在靠科研院所、靠课题带头人提高自身认识和重视程度的阶段。”全国人大代表朱志远说。

  “应加快构建跨部门的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和共享机制建设,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促进科研经费分配的统筹协调,避免分散和重复。”卢柯委员说。

  鲍义志委员建议,完善科研项目申报与经费拨付制度,建立学术共同体主导和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同时完善科研立项环节的评审论证制度,实行同行评议机制和评审回避制度。

  “科研经费分配结构上,要按不同学科领域制定不同办法,而不是各学科项目一刀切,分配体制固化就会导致违规。”朱志远代表说。他同时建议在科研经费配置中合理考虑人的因素,允许设置合理比例的人员绩效费用。

  高抒委员建议,减少科研经费项目投入,增加对科研机构的投入,逐渐调整两者比例,使之最终向最佳配置靠拢。

  把科研经费“晒”在阳光下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令人忧虑。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必须把科研经费“晒”在阳光下。

  “要用法律和制度的办法,进一步规范经费使用,明确经费使用途径和列支项目,严格审查经费开支,确保科研经费专项专用。”王执礼委员建议,整合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和科研等部门力量,共同加强对经费的监管,形成有效监督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经费管理公开透明。

  他还建议建立系统的评审档案系统,如科研项目批准后未产生成果甚至造成资金浪费的,既要公布申请人姓名,也要公布参与评审人姓名,这样使评审专家更认真、公平、科学地评审。

  鲍义志委员建议,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机制,引入科研课题信用管理机制,对发生信用缺失的问题及时惩处。

频道精选
网站地图
集团报刊系列
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 文萃报 大众卫生报 科教新报 华声杂志 文萃月刊 向日葵·中国故事 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