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由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及《凤凰周刊》等媒体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近1年来,足迹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项目在给贫困学童带去热腾腾的午餐同时,邓飞及各省执行团队也背上了沉重的筹款压力。
压力来源于一个承诺。在免费午餐刚刚萌芽时,为了保证持续供餐,免费午餐基金管委会的成员们,就定下了一个成文的规定:凡是开餐学校,就必须保证至少两年开餐。据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肖隆君介绍,免费午餐基金给161所受助学校,每个月大约需要拨款100万元。2012年上半学期5个月,总计已经下拨善款500万元左右。
肖隆君说,2012年上半年,免费午餐基金共得到社会各界捐款1314万元,平均每个月吸纳善款200余万元,而从7月份开始,这个数字开始出现下滑。据统计,7月份大约募得善款金额仅为126万元,8月份更少,预计在100万元左右。
这场由媒体人发起的公益活动,在火热的夏季遭遇短暂寒流,这让一些关注免费午餐的网友与志愿者心中开始出现疑问,免费午餐是否遇到了瓶颈?肖隆君分析认为,目前看来,由于受助学校放假,学校微博更新较少,免费午餐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频率降低,基金会吸纳的善款金额出现一定的波动,应该还属于正常范围。
与肖隆君一样,作为免费午餐的发起人之一,邓飞也认为捐款出现短暂的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他说,2011年,免费午餐刚刚推出的第一年,在暑假期间也遇到了捐款的短暂下滑,但随着新学期开学,善款又源源不断的注入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才得以完成第一年资助100所学校的计划。
邓飞说,选择在开学的第一天,与孩子们一起升国旗、唱国歌,就是为了向国家致敬,感谢国家拿出160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没有忘记这些贫困地区的学童,社会也没有忘记,孩子们新学期的第一天就收到了来自好豆网等爱心企业和网友的捐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