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发布改革“精装修施工图”:只为百姓住得舒心

2019-02-13 12:48:35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责编:曾晓晨]
字体:【

最高检发布改革“精装修施工图”:只为百姓“住”得舒心

每个人会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才有人生的方向,一个人如此,一项事业也是如此。

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司法体制改革之路上提出新规划,公布了《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全文超万字,包括党的领导制度、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等6个方面46项改革任务。

最高检下发的五年改革规划有什么特点,这个五年规划将让我们老百姓经历怎样的变化?

一份“精装修施工图”

未来就是在一个五年接着又一个五年中变为现实。

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事,成为什么样的检察院,最高检的改革五年计划给出了答案: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全面、充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构建以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为主要内容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体系,提升司法办案专业化、组织体系科学化、检察队伍职业化水平,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相符合,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的新时代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

去年年末,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庆祝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大会上说:

要继续探索实践、深化改革,加强检察理论研究,持续做好改革“精装修”,在巩固中深化、在深化中巩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更趋完善。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为什么说要做好改革的“精装修”?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战线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这就好像改革从打下坚实的地基,到大厦拔地而起,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基础设施已经配齐,早已具备了“居住”的条件。

为了让老百姓能住得舒心、住得满意,还必须要对大厦内部进行“精装修”,这次出台的五年改革规划,就是检察系统给出的“精装修”施工图。

一栋给老百姓住得舒心的楼

“精装修施工图”规划包括46项具体任务,200余项具体工作,聚焦法律监督主业,改革者从风风火火的“施工队”变身精雕细琢的“设计师”——

“精装修”意味着不满足于“毛坯房”。

从棚户到高楼,改革的起点已经大大提高,风风火火的“大建设”里要加上精密细致的“小设计”。

在最高检这份超过万字的改革规划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完善”二字,全文出现90余次,每一个需要完善健全的机制,都在考虑着百姓的“居住体验”:

比如完善审查逮捕工作机制,进一步保护着人权;健全完善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犯罪指控体系,让正义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健全与多层次诉讼体系相适应的公诉模式,让简单的案件办得更快,复杂的案件办得更准,敏感的案件办得效果更好……

“精装修”还意味着不能在内部“留窟窿”。

制造死胡同的墙壁砸掉了,还要装上方便进出的门,影响采光的墙垛子敲掉了,还要建上防止危险产生的护栏。

在最高检的五年改革规划中,“建立”也是一个高频词,全文出现了45次,每个机制的从无到有,都是堵住一个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漏洞,将公平正义的阳光透进房间,把危险挡在楼外:

比如建立检察机关政治督察制度,确保绝对忠诚的检察队伍,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建立完善对司法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犯罪的侦查机制,让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损害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无处遁形;建立专家委员会制度,让专业的人士参与到专业的案件中来,不在任何一个领域留下公平正义的死角……

再雄伟的高楼也是要给老百姓住的,“精装修”只为一件事:

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公平正义的新需求,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次回应关切的互动

回应关切不是简单的回答问题,是拿出办法,当做是一种互动、一次机遇、一次提升。这些,在最高检的五年改革规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人所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今天,天更蓝水更清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大家从来没有像当下一样关心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作为公益诉讼的一个重要类型案件,最高检与百姓间的互动充满了坦诚和担当。

最高检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五年改革规划表示:公益诉讼检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新职能。相对于其他检察工作来说,这项工作新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专业性和工作经验还不足,需要在推进中不断完善。

这个新理念就是“双赢多赢共赢”。让百姓和行政执法者“双赢”,让案件程序中的公检法各家“多赢”,让同在一片蓝天下同饮一泓清水的人们“共赢”。

规划给出的完善方案详尽而可行:

建立健全诉前沟通机制,收到案件线索后,根据线索的来源、涉及问题的性质等因素,及时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需要进入诉前程序的,依法发出检察建议并努力协调促进落实。

建立行政执法与提起公益诉讼衔接平台,规范完善公益诉讼办案方式,构建配置科学、运行高效的公益诉讼检察机构职能体系。

在公益诉讼案件时,涉及一些专门性知识,可以探索从相关行政机关聘请具备专门知识的人,与检察人员共同办案,或提供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咨询,共同保护公益。

近年来,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屡屡刺痛人们的眼球,规划中也有细致的安排,回应着各方的关切:

以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为导向,规范捕、诉、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

深化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教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推行未成年人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建立健全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

促进法治进校园活动制度化,进一步推进检察官法治副校长、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建设等工作。

开展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有效衔接。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个制度立足惩戒、着眼完善,尤为值得期待。

在信访申诉领域,最高检的规划直接给出了承诺:实现每一个申诉事项都有回复。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问题导向的思路写满了46项改革任务的字里行间,让人清楚地看到检察机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的信心和决心。

“政法系统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下达的改革任务。

话音犹在耳畔,政法机关已经在改革突破之路上出发。规划让人振奋,但仍需谨记总书记的告诫——

“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