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

2018-12-08 13:03:45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曾晓晨]
字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应该看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字总要求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准确把握总要求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理清乡村振兴战略思路、全面科学系统落实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的重要一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没有乡村产业的兴旺,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产业兴旺”首先要落实粮食安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功能,开发农机装备与种业等现代科技创新的增产潜力,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其次要着力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且形成功能多样的现代农业,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消除农村贫困,实现乡村生活富裕。

与此同时,应注重加快信息技术、绿色制造等高新技术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应用与渗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切实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培育“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新业态,通过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现代科技走进乡村,农业产品走出乡村,挖掘和激活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与自然和谐相处、安居乐业是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部分。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加大农村生态治理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生态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双赢”。

还要进一步创新与整合相关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流域环境治理、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等,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另外,在乡村改造过程中,需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农村生态治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更好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田园综合体。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要弘扬广袤乡村保留着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乡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特别是要加大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关键区域的保护,对民族地区的民俗、民风、民居等特色文化的保护也要重视起来,守护好广大农民的精神家园,防止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流失,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保证和动力源泉。

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尤其要注意提高农民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及其重大意义的认知水平,培养其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吸引更多农民更好融入乡村振兴的进程。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加强乡村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更好引导、带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伟业。

同时,要积极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紧跟新时代,唱响主旋律,真正实现乡村邻里和睦和谐,形成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保障乡村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另外,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规划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本要求,打造配备能力突出、甘于奉献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通过人才振兴为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农村民生建设,让广大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村劳动力从业水平。同时,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立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增加乡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在收入和公共保障方面的差距,让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从现在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我们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作者系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创新工程”信访与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