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实质阶段

2016-12-20 22:00:33 [来源:宣讲家网评论] [责编:蒋俊]
字体:【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们经济工作的总方针。

  只有认识新常态,才能适应新常态;只有把握新常态,才能引领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程序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这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当前我国发展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困难和挑战,也面临从未有过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既要正视困难、迎接挑战,又要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基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未来发展要想一帆风顺,必须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才能积极适应新常态;只有准确把握新常态,才能正确引领新常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必须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和政策体系,必须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17989653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需要扩大对外开放。“机者如神,难遇易失。”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努力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适应新常态必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大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发展是动力,协调发展是方法,绿色发展是方向,开放发展是战略,共享发展是归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同实现“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相契合,同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新期待相呼应。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新常态发展。

  未来我们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相关专题:聚焦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