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治党律: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永恒课题

2016-01-08 11:08:19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卢冠琼] [责编:曾晓晨]
字体:【

为了解村情民意,张阳(中)与同事逐户走访,了解村民所需。 资料图  


 

制度治党 坚守信仰

转变作风取得了成效,反腐败更是成果巨大。如何才能把这些成果保持下去,让暂时变成长期,让权宜成为常态,这就要靠制度。无论是构建转变作风的长效机制还是制度反腐,其指向都是用制度治党。

“在现代社会,政党作为一个组织,要想运行得好,有战斗力,制度保障是最基本的。”辛鸣指出,“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是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的重要经验。”

2015年以来,伴随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出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齐头并进,约束权力冲动的“制度牢笼”越扎越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是70年来中共首度为党组“定规立矩”,填补了党内法规空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发布,前者被认为是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践成果固化为制度方面的重要进展,后者被认为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更将进一步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十八大以来的一些有效的做法经验固化下来,为反腐常态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两项法规一正一反、相互配套,《廉洁自律规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党纪处分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度治党高度重视,关于制度治党的思想也极为丰富。”辛鸣分析,关于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严密性与科学性、操作性与实践性,习总书记都有过深刻的解读,“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

靠制度管行为毫无疑问是管用的,但仅仅管住行为还是不够的。从严治党不仅要“治行”更要“治心”。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坚定信仰更要实践信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信仰、宗旨、理想是连在一起的。习近平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侗族乡基层党员干部张阳向中国青年网记者感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反腐倡廉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触动。信念的坚定和纯净决定一个共产党人能否经受各种困难与考验,当人的理想信念与荣华富贵、个人升迁密切相连时,往往会导致人的信仰发生滑坡现象,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蜕变,从而放纵自己,与党员干部标准职责背道而驰。”2006年,张阳响应国家号召,到贵州贫困山区担任大学生村官,一坚守,便是十年。已到而立之年的他,依旧奔波在村头小巷。带领村民养殖生猪、培育食用菌、改造危房……条件艰苦,张阳失去了休息日与爱情,但收获了村民人均年收入实现翻倍增长的喜悦。张阳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如果不加强自身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就会迷失方向,走向错误。”扎根基层十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告诉记者,“这样的生活很踏实,而且充满价值。”

辛鸣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所作所为,更加坚定了中国青年对信仰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期待。“转变作风,坚决反腐,中国共产党就像其党章所讲的、如宗旨信仰所要求的那样,实实在在,不打折扣。”他说,“我们强调信仰、明确信仰、重申信仰,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信仰。这一点,对于青年学生、青年党员而言,意义重大。”

“一个社会的发展、一个政党的发展,必须得有后来人。若无新生力量,我们的事业后继无人,政党也不可能充满活力、完成使命。”辛鸣表示,“从这一点来讲,吸纳青年、提升青年,让青年正真走到我们的事业中来,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都十分重要。”他指出,“树立正确导向,坚定青年人的信仰,要当做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来抓。”


相关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