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民"呼吁社会救助的完善

“竟然还有人居住在井底下!”日前有北京市民网上发帖反映,偶然发现有人在该市朝阳区丽都花园路井底下居住。

2013-12-09 第461期

中国的“土豪们”富的可以买坦克玩,底层的人们却穷得只能住井底,说来真令人难以置信。像“井底居民”一样遭遇的人恐怕还有很多,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中国梦。这时候,社会保障的“阳光”就应该照到这些人的身上。

北京打工男子井下居住20年

搬开井盖,一股酸臭味扑面而来,记者刚打算入内一探究竟,被一位中年男士叫住。原来,他就是这口井的“主人”王先生。他称自己今年53岁,家在怀柔农村,在井下已居住近20年,家里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正上高中,儿子上初中。三个孩子上学得花不少钱,家里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妻子负责在家看孩子,我出来打打工,房租太贵,至少一个月也得300元,我在这里已经住了近20年。”记者注意到,王先生穿着一双塑料筒靴,上衣口袋揣着几块抹布。“我这把年纪,就是每天在将台西路附近洗车,空闲的时间就捡废品卖。虽然回家只需要3个小时左右,但已经很久没回家了,没挣上钱。”他尴尬地笑了笑。[详细]

"井底之民"折射城市救助的难题

救助的“两难困境”

民政部门数据显示,自2003年8月至2012年底,全国共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564.5万人次。在关爱救助服务的转变过程中,诸如救助对象错位、救助对象甄别难、救助范围小等因素,导致了救助的“两难困境”不同程度存在。[详细]

暴露救助机制的软肋

一方面是民政部门提供救助而被拒的尴尬,另一方面则是有急事、难事、真正需要救济的人得不到及时帮助;一方面是救助站门可罗雀,另一方面则是“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常来”,诸如“山寨流浪者骗吃喝”“假乞丐辗转救助站年收数万”的报道时有耳闻。这些难题,暴露了救助机制的软肋和漏洞,亟须加以完善。[详细]

他们需要怎样的社会救助?

收入微薄的谋生者不等于居无定所的流浪者

作为收入微薄的谋生者,他们无意接受外界的施舍,或者是被遣送回家。对于这样的劳动者,就不宜简单地将其划入“流浪救助”的名单,而应尽最大的爱心与努力,帮助其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着。只有送点食宿、送张车票的流浪救助,从不设想因人而异、因情制宜的谋生救助,这样的工作思路和服务理念,显然还远远不够,亟待拿出积极改观和不断提高的举措来。[详细]

现实呼吁更好的社会救助

通常意义上的社会救助,便是对那些流露街头、居无定所的流浪者,提供一下暂时食宿,再买张车票送其回家,就可称得上是满意服务了。但现实却不仅仅如此。譬如,前面提到的两户“井底之民”,他们照样是在工作,只不过是很多人不屑一顾的生存之道。[详细]

"井底之民"鞭策城市文明的加速

“井底之民”刺痛人心

回窥发生在首都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的“井居”现象,确实很刺眼也刺痛人心。但这一个别现象的最大警示意义在于,刺激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采取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加速发展,刺激和“鞭策”城市文明发展进一步加速。[详细]

只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发展是硬道理”,一些现实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城市贫富差距问题,不能让“发展”停滞下来再行解决,城市整体文明和公民素质问题,同样需要发展中解决,而不是“解决了”再发展。发展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只有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救助救济条件才能进一步提高,与城市公共服务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现实问题才能得到最大限度解决,对于城市贫弱人群、特殊人群的帮扶才会更有力。[详细]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华声在线原创策划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华声在线
本期责编:张云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