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觑烹饪对pm2.5的影响

“烹饪影响PM2.5“,这一观点引来众多舆论的抨击。但事实上,烹饪确实正在成PM2.5的污染源之一。

2013-10-10 第420期

日前,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在回答记者关于北京空气质量问题时表示,“城市大了之后,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这一观点迅速引发网友的争议。

官员称北京烹饪加重PM2.5

2014年,北京将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赵会民昨天在回答记者关于北京空气质量问题时表示,北京市已制定2013-2017年城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其中包含了八大项措施,如控制人口、控制机动车、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关闭一些重污染企业等。同时他提出希望,“城市大了之后,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做个饭对PM2.5贡献不小?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一句话击起千层浪”,引发网民热议,不少网民调侃“是要全民集体吃黄瓜”“还是单双号限号做饭”?[详细]

难道做饭都要限炒?

网友吐槽“烹饪影响PM2.5”

有微博评论称,“这是要全民吃凉拌黄瓜来配合?”也有网友调侃,“建议买灶具采取摇号的方式,做饭要以身份证第二位采取单双号限制。”吐槽很给力,反讽也够犀利,只是众声喧哗中,不知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这个议题,而不是仅仅从感官做纯娱乐化的解构?[详细]

专家质疑“烹饪影响PM2.5”

赵会民“烹饪催高PM2.5”的观点也遭到不少环境专家的质疑。南京大学一位环境专家认为,从北京率先公布的PM2.5来源来看,北京有500万辆机动车,该市PM2.5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污染,其次是工业废气排放、工地扬尘等,而烹饪只占到很小的一个部分。要进行排名的话,烹饪对PM2.5的贡献只会排在最末了。[详细]

烹饪真对PM2.5有影响?

在PM2.5污染源中 烹饪污染占到15%-20%

于“烹饪对PM2.5贡献不小”一事而言,其本身并无问题,只不过是实话实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认为,在夏季北京城区PM2.5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车和相关产业占到40%-50%,外地污染传输占30%,扬尘占的比例少于10%。这说明,北京外事办主任的说法,还是有根据的,并非口说无凭。[详细]

人口密度越大 烹饪对PM2.5的影响越大

公共环境研究中心马军认为,烹饪影响PM2.5“听似没有道理,其实是有道理的”,中国人烹饪更多的是用“炒”,产生的油烟确实多一些。他解释说,在扩散条件好、居住稀松的情况下,烹饪排放的油烟很容易扩散,对PM2.5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在扩散条件不好、人口密度很大的时候,适当建议绿色餐饮,对减轻雾霾天气还是有好处的。比如“在重污染日,可适当倡导绿色餐饮,建议市民少用炒、煎的方式做饭,减少油烟排放”。[详细]

应理性看待 切莫断章取义

公众何以误读“烹饪影响PM2.5”?

市民在普遍认同油烟对空气形成污染的同时,并不认为它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将一家一户做饭的油烟污染列入“PM2.5贡献”。更觉得是小题大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环保及相关部门科普宣传滞后,监测数据、监管信息及时公开透明性不够,公信度不高,导致官方信息与民众感受的“两张皮”现象,甚至认为环保部门是在替排污企业护短。[详细]

理性看待“烹饪影响PM2.5”

PM2.5本身是一个敏感词汇,所以公众的过度反应也是一种焦虑的表达。更何况,浮躁的社会里,公众没有耐心去弄清楚“烹饪对PM2.5影响”是怎么回事。只是,既然我们明知浮躁是不妥的,那我们就不该对浮躁的行为有所纵容,而应进行必要的纠偏。公众对PM2.5的焦虑可以理解,但凡事还应摆脱浮躁的阴影,树立起理性的态度,如此,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个人,都是大有裨益的。[详细]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华声在线原创策划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华声在线
本期责编:张云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