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风光不再将行“下坡路”?

多地公务员招报人数下降的背后是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创出新高。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

2014-03-25 第534期

2014年地方公务员考试正陆续进行。今年各地考试报名火爆情况不如以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招录和报考人数双下降,浙江等地更是创下近年新低。专家指出,随着政府简政放权和公务员身上特权光环的剥离,公考热降温或成为趋势。专家认为,要进一步让公考热降温,必须改革公务员制度,消除体制内外的差异。

多地公务员招报人数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多地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减少,首先是因为招录总人数减少,这与政府职能转变、精简机构有直接联系。新一届政府已明确表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其次是与八项规定和国家对公务员管理趋严有关系。八项规定后,公务员灰色收入和隐性福利减少,“公务员不好当”引发热议,这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报考热情。“公考热降温可能成为趋势。”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学部副主任马庆钰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一是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公务员身上附着的特权光环将逐渐被剥离;二是随着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力度加大,公务员灰色收入和隐性福利减少,而公务员规范的工资收入偏低,可能会影响一部分人的选择;三是随着创业门槛的降低,可能会促使更多人放弃当公务员。[详细]

公考降温皆因隐性福利消失?

公考不该被隐性福利牵着鼻子走

公务员管理从严不仅导致公考降温,近日以来,公务员辞职的消息也是接连不断,只因越来越没机会“捞油水”。看来,灰色收入和隐性福利确实是吸引大家投身公务员系统的最大诱惑。前后联系起来一想,难怪有句话叫做“无官不贪”了,原来好多人就是奔着“贪污”去的!论如何,公考降温都算得上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隐性福利消除后,就业市场回归常态,众人皆能自主选择自己合适和喜欢的岗位,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调整我国人才结构性缺失的现状。[详细]

“福利下降”不应成为公考降温理由

近段时间以来,“十五道禁令约束公务员”成为网络热搜词,公务员“收入下降”“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等引起公众关注。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让公众得以近距离一窥公务员之现状,很多人认为公务员都过起了“紧日子”,“昔日风光”也已经一去不复返,这部分群体的“抽离”也是公务员考试遇冷的一大原因。其实,如果从政是出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那么这是完全值得提倡和鼓励的。[详细]

多举并措给公考浇一瓢冷水

公务员招录须防“一考定音”

梳理制度,从公务员法到相关配套法规,对公务员录用考察的内容、程序、范围、工作纪律、保密、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早有明确规定,制度是健全的。当前更为紧要的,在于有效执行。就考生而言,成绩靠前只能证明在考试这个环节表现优秀,只有综合素质过硬,过得了考察关,方能成为公务员。对招录机关来说,要本着为岗位选拔最合适人才的宗旨,一方面,加强考察工作人员培训管理,确保考察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在对考察结果有不同意见时敢于“担担子”,绝不当“老好人”。[详细]

有更多公平机会“国考热”才会降温 

舆论如果将矛头指向选择加入公务员考试队伍的个体,这样做恐怕不合适。一个人选择走什么样的职业道路是个人自由。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从自身能力与潜力判断的确适合当公务员,那么选择公务员职业是其个体发展的合理选择。这无可厚非。只有从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角度看,对此感到担忧并进行批评指责是可以理解的。倘若一个现代国家所拥有的最优秀人才如果都向政府部门集中,对于社会创新、进步的影响的确是消极的。[详细]

减量不减质选人民好公仆

公考降温,公务员质量不能降

在质量上却必须要做好加法,也就是说,要严格公务员的进口关,要招录那些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要把好公务员培训关,努力培养文化素质、思想道德、工作能力更强的公务员队伍,要把好公务员使用关,让更多的公务员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要把好出口关,让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确保人才留得住,庸才进不来,真正让公务员都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详细]

“公考热降温”应理性解读

考碗族”人数的减少,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大众一股脑的涌入公务员队伍,不一定就有利于公务员整体质量的提高。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形式,毕竟有其局限性,藉此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见得就是优秀的、合适的。公务员考试人数的减少,也不必然带来公务员队伍质量的下降。对于公务员考试人数减少,我们不必过分担忧。公务员热降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对此应当多几分坦然和淡定。[详细]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华声在线原创策划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华声在线
本期责编:戴瑶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