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童工 不能止于让他们吃上肉

孩子的话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当童工糟糕,不当童工更糟糕!

2014-01-07 第481期

我们该如何面对“当童工才有肉吃”的孩子?童工问题暴露出儿童保护机制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所以,对于童工问题,如果只停留于发现——解救的层面,还远远不够,从经济社会层面,努力消除童工产生的土壤,这需要拿出明确的行动计划和时间表。

四川山区童工深圳打工:有吃肉 不想返乡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一家电子厂被举报涉嫌非法使用数十名童工,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四川凉山十多岁的小学女生,也有少部分男生。这些"童工"每天工作12小时,每月固定工资仅2000元。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最近,在公安、劳动、街道等护送人员的陪同下,41名涉嫌童工事件的员工被"遣送"回老家,交给当地政府和监护人。但在被送回四川老家前,一个涉嫌童工事件的"孩子"对采访她的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她说"在这有米饭和肉吃,回家只能吃土豆和玉米","我不想回家"。此话一出,让听者不禁沉默。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背井离乡来到异地辛苦打工,还不愿意回家?孩子们因读不起书,家庭贫困,使得外出打工成了他们不得不做的选择。简单地把涉嫌"童工"送回家乡,政府相关部门只是做到了第一步。如何避免童工问题陷入周而复始的困局,如何保障所有孩子,尤其是贫困地区孩子的义务教育权利,还需要有关部门更多的智慧和措施。[详细]

我们如何面对“当童工有肉吃”的孩子

“当童工有肉吃”是对社会的拷问

原以为,童工被“解救”,会是好事一桩,可没想到,这群孩子却持抗拒态度:在接受调查询问时,他们结成“同盟”,拒绝承认自身的“童工”身份;而如今被遣返,也非他们心甘情愿。而理由,只是“当童工有肉吃”,个中辛酸,无以言表。毫无疑问,一个法治社会不应允许童工的存在,儿童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但是,谁也不想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将孩子从“童工”的境地解救出来,将他们送返回乡,却又让他们置身于连童工也不如的境地。当这些来自四川凉山的孩子说出“当童工有肉吃”的时候,就是对现有的国家儿童福利保障机制,以及扶贫工作的拷问。[详细]

27年扶贫为何仍然有童工?

当童工,背后牵扯到的,是未成年人权益与作为“人”的生存权的纠结。对孩子来说,他们未尝不想上学,也想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生活贫乏、权利贫困,将他们推向了童工之路。而实质上,他们的际遇,也是四川凉山贫困山区很多孩子境遇的投射。这些年来,凉山地区因贫穷而发生的事件,屡屡冲击人们的心理底线。根据当地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自从1986年以后,凉山州17个县、市中的昭觉、美姑等12县,先后被列为国家和省定贫困县。凉山扶贫正式开始。屈指算来,凉山扶贫已经有了27年的历史。其间,各路扶贫资金不断,也有领导考察调研,但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凉山仍然这么贫困,凉山的孩子还能说出“当童工有肉吃”?[详细]

“遣返”后的童工更该被关注

“遣返”童工并不等于“解救”

毫无疑问,贫穷是童工现象的现实根源。即便有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支撑,对于交通不便、水电不通的贫困地区家庭来说,上学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为孩子上学既意味着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又意味着家庭要在运转之余,承担起孩子的书本费、生活费等大笔开销。于是,很多家庭为了走出暂时的困境,便让孩子辍学回家,或干脆让他们南下务工。这与其说是一种家庭教育的短视,倒不如说是因贫穷世袭而做出的无奈选择。[详细]

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 贫穷才不会世袭

如今,这批童工已被“遣送”回家,他们不必再干那些与年龄不匹配的工作。但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童工回家后,面对的仍旧是可怕的贫穷与遥不可及的读书梦想,那么,较之工厂的剥削,他们恐怕更不愿意回到那个破败不堪的老家。而即便回了,也可能不是回到学校,而是在家“混”到能合法打工的年纪,再坦然地外出务工,这几乎成了贫困地区的一个恶性循环。这其中家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短视”举措可能带来的贫困世袭,而是在“得过且过”中将这一乱象固化。培根曾说:“只有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才不会世袭。”机会怎样才能平等?仅有媒体的关注恐怕还远远不够,它需要的是相关部门实实在在的努力。[详细]

“不想回家”童工需权利保障制度解救

首要解决温饱以及教育问题

要解救这群孩子,除了加大对雇佣童工企业的监管和惩治之外,必须从根源上下功夫,就是政府要完善贫困地区未成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依靠完善的权利保障解救童工,对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仅要彻底免除学杂费等各项费用,而且要实施高标准的免费午餐计划,提高目前营养餐计划的标准,让营养餐从保障温饱层面真正提高到保障营养层面,让贫穷孩子每天都可以吃上有营养的饭菜。[详细]

发展贫困地区经济,转变思想观念

其次,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提高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让这些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不要为了几块肉而去当童工。再者,推动教育改革,既要让学费不成为贫困孩子上大学的沉重负担,也要让没有“拼爹”资本的贫困孩子学有所用,让学识和能力成为向上流通和实现成功的必备条件,从而铲除“读书无用论”的社会土壤,让凉山深处的孩子看到读书才是走出大山的主要道路。否则,今天政府在珠三角解救了这批孩子,明天他们可能弄张假身份证又偷偷跑到长三角当童工,防不胜防。[详细]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华声在线原创策划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华声在线
本期责编: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