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淡出教材 进步还是倒退?

新教材逐步删减鲁迅作品,更多的是在对早先过于偏颇的做法进行矫正。这绝非冒犯鲁迅先生,也绝不意味着鲁迅已经过时。

2013-09-06 第399期

事实上,近年来语文教材的调整,更多的是顺应了教育的科学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让语文教育重新回归本来面貌,减少各种不当的“人工添加剂”,真正激发学生对母语和对文学的热爱,从而使语文教育回到正确轨道。很显然,这不仅是语文教育的进步,更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说明我们有了更开放、更科学、更理性的教育环境。

人教社称“鲁迅退出语文教材”相关报道失实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教材”,这使得众网民议论纷纷。难道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鲁迅文章将要推出教学舞台了吗?对此,有网民提出了质疑,发布微博称:“谁说鲁迅从人教社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完全撤退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篇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回应,对于媒体发表标题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教材”的失实报道表示遗憾。并且,人教社还表示,目前为止,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截至记者发稿时,微博上对于“教材删除鲁迅文章”一事讨论超7万条,多数网民表示不赞同删除鲁迅文章,其中“不赞同”一方人数约是“赞同”一方的三倍。[详细]

支持者:鲁迅文章过于深刻,晦涩难懂

“鲁迅大撤退”是件好事情

“删除鲁迅”这个说法肯定不对,准确说法应该是“鲁迅大撤退”。记得笔者在读书和教书时,初中三年的语文课本中有10篇以上鲁迅的文章,有一年中考考文学常识,还专门考的是与鲁迅有关的内容。而今,虽然鲁迅的文章还有6篇之多,但“鲁迅大撤退”是不争的事实。都说鲁迅的文章比较难懂,这也是事实,举个例子吧。《孔乙已》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从语法上讲,这是一个病句,“大约”和“的确”自相矛盾。然而,鲁迅正是要通过的“矛盾”,揭示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这也正是鲁迅文章的风格。而鲁迅文章的这种风格,初中生包括老师理解起来确有难度,把这些深奥难懂的内容替换或调整到高中、大学阶段,或许更为合适。[详细]

读鲁迅,不必从娃娃抓起

人们觉得,鲁迅文章的去留已经不是一个作家少上一篇文章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继承鲁迅遗产的问题。人们担心,如果鲁迅在教科书里的文章越来越少,其重要性也就越来越弱,今后的孩子们似乎就不知道鲁迅是谁了。这种思维隐含着一种逻辑,那就是,读鲁迅应当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就接触鲁迅,今后才能学到鲁迅思想的精华。这种逻辑显然不能成立,如果这么说,那么当初全民读鲁迅的时代难道就产生了很多当代鲁迅吗?对于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中学生来说,鲁迅的不少文章多数只是半懂不懂地去理解,甚至很多时候,要按照老师的解释去死记硬背。这种痛苦实在不必强加给学生。[详细]

反对者:不是鲁迅过于深刻而是专家过于肤浅

鲁迅不可以退出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体现的是教育思想,文学性考量从来退居三线。因此,即便小说已经成了文学中的最大类,可选入教材的作品太多了,如法国儿童文学大师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样不朽的杰作,如老舍的《猫城记》这样的本土名作,随便选入一二章,都是美妙的。但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却是所谓“记叙文”“议论文”之类的东西占据着最大篇幅。鲁迅过去被选入教材里的作品大多不是他的杰出代表作,只是编写者用来体现某个单元的中心思想的道具而已。教材编写者把自己杜撰出来的标准理解用来压制学生的自由阅读个人感受,人为地把文章弄“深刻”了来吓唬学生。[详细]

“鲁迅很闲”,教育之伤

与其说鲁迅作品太深刻,不如说这个时代已经太局促,小到容不下鲁迅。教材中,“鲁迅很忙”固然不好,但不代表文学世界中“郭敬明很忙”就很好。有专家说,“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其实,不用专家提倡,孩子也会接触宫崎骏和郭敬明,毕竟后者的小感觉、小情感、小品味更符合这个“小时代”的趣味。鲁迅的文章不是“变征之声”就是“风雷之文”,是“大时代”的呐喊,与“小时代”存在着天然的距离。从“鲁迅很忙”到“鲁迅很闲”,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深刻”、“读不懂”其实不是理由,莎士比亚高雅的古英语让英国不少成年人也读不懂,但并不妨碍他一直都是中学教科书中的经典。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者不会欣赏鲁迅。或者说,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而不是审美教育,即便宫崎骏郭敬明让你抄写一百遍、背诵一百遍也会厌倦。鲁迅并非不美,而是应试教育天然有着扼杀任何美好文学的能力。[详细]

新闻观察:教材修改应符合时代发展规律

“鲁迅去留”也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在国内上学的学生没有不知道鲁迅先生的,他是我们语文教材里的“常客”,他的文字伴随我们走过小学,中学,直至高中毕业,而对于出现频率如此高的鲁迅文章,大多数人的印象是语言拗口,难以理解。这也难怪,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正是白话文刚刚起步的阶段,文白参杂让我们这些熟悉了现代白话的学生很难接受,而过于强烈的时代感则让我们很难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涵义。因此,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语文教材中开始逐年递减,人教版语文教材逐步删去了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和强烈时代感的文章,留下的文章诸如《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都是文笔优美,充满童趣的优秀散文,这些文章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更容易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学生学起来也更加轻松。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改动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详细]

教材减少鲁迅作品折射语文教育进步

现在,新教材逐步删减鲁迅作品,更多的是在对早先过于偏颇的做法进行矫正。而且,这绝非冒犯鲁迅先生,也绝不意味着鲁迅已经过时。相反,鲁迅是中国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文学家,百年后谈论中国文学史仍然难以绕过。只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变迁,鲁迅的重要性经历着必然的相对下降—与此相对照的是,一些现代作家近年来重新崛起,一批当代作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事实上,近年来语文教材的调整,更多的是顺应了教育的科学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让语文教育重新回归本来面貌,减少各种不当的“人工添加剂”,真正激发学生对母语和对文学的热爱,从而使语文教育回到正确轨道。很显然,这不仅是语文教育的进步,更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说明我们有了更开放、更科学、更理性的教育环境。[详细]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华声在线原创策划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华声在线
本期责编: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