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端午记忆” 体验“中国味道”

今天的端午节,我们在家还包粽子吗?门上还挂菖艾吗?孩子腰间还别香袋吗?我们还诵《离骚》吗?谁又划龙舟……

2014-05-31 第A10期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随着五月接近尾声,端午节也随之来临,今年的端午是在6月2日,休假时间为5月31日至6月2日,刚好赶上了六一儿童节。在这些热热闹闹的节庆面前,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人们为什么需要节日?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心态来过节?

端午节临近 体验各地端午的“中国味道”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2009年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内容丰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一天,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为主的各种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又到一年的五月五,各地龙舟蠢蠢欲动,家家户户开始准备粽子,迎接端午的到来。端午小假正值初夏,是出游的好时机,和亲朋好友去江河湖海边看看龙舟赛,感受热闹气氛,体验各地端午的“中国味道”,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吧。[详细]

节日起源: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三种说法

很多人会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可以说,中国人都知道。还知道,吃粽子和赛龙舟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然而,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从古到今,有着多种说法,至少,除了屈原说,还有三种说法:一是夏至说。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至节。现在一般认为属于端午的吃粽子与赛龙舟,在不少古书上都明确记载为夏至的风俗。二是龙节说。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引据七十多种书目进行考证,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三是驱邪避恶防病治病说。主要在北方。《史记》、《论衡》、《风俗演义》等古籍都有记载。[详细]

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 吃粽子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详细]

端午节是古代的"卫生节" 保健习俗知多少

人们在端午这一天洒扫庭院,佩香囊、挂艾枝、饮雄黄酒、洗百草浴、杀菌防病……可以说端午节就是古代的“卫生节”。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端午前后,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在端午时节,随身携带一个香囊,就好像是带着一个作用非凡的“空气净化器”。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详细]

端午节"送端阳"习俗:女婿送蛋孝敬岳母

端午节这天,人们会相互送蛋以示送福气,给团队成员“送端阳”,体现了上级对部属的关心;给尊者、长者“送端阳”,表达了尊敬感激之意;给亲朋好友“送端阳”,以联络感情;女婿们可千万别忘了用“送端阳”来孝敬岳母,因为这一天也是我国民间的“岳母节”。女儿女婿送蛋到娘家,寓意着家庭生活吉祥圆满、和和美美。对准女婿而言,“送端阳”是婚礼前男方给女方家送的最重要的一道节礼,男方送上一份圆圆的蛋品,是含蓄地表示“希望能够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圆)”,如果女方接受了,就表示接受了这个未来的家庭成员。[详细]

节日特色:回顾中国端午的申遗路

回顾“端午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

2009年10月初,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喜讯,由湖北省代表中国三省四地联合申报“端午申遗”顺利入选。此次中国共有22个项目成功进入世界非遗名录,而端午节是唯一的传统节日。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详细]

中国端午申遗路:韩国抢先申遗刺激国人

中国有22个项目,成功进入世界非遗名录,而端午节是唯一的传统节日。为什么偏偏是端午节?其实一切始于一个误解。2005年11月底,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级非遗,这对中国国民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很多人纳闷:历史更为悠久的中国端午节,为何遭遇他国抢注?事后,江清和承认,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韩国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是两种有关联但也有差异的文化形式,文化的申遗不存在排他性,也没有所谓的注册权一说。”江清和说。正是这种误解,将中国端午节推进申遗之路。[详细]

将传统端午节回归于民比申遗更重要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在我们提到端午节现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放假!是的,自从端午节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将以假期的形式出现之后。这个在我们生活中似乎渐行渐远的传统节日,仿佛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眼前。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要让老百姓从传统节日中享受到尊严与幸福,申遗不是必要的选择,如何让公众从节日传承与创新中感受到文化的自信与共享,在日益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归还传统节日的亲情与宁静,或许更为重要。[详细]

节日呼吁:吃原味粽子过“清廉端午”

让粽子恢复原汁原味 端午节才能回归本义

端午节吃粽子,原本是为纪念忠而见疏、自沉明志的伟大诗人屈原。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传统沾染了恶俗之风,甚至成为腐败的道具。往年一到端午节,各种豪华粽子、天价粽子层出不穷,招摇过市。又到一年端午节,为坚决刹住公款购买赠送粽子等节礼的不正之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推出了“清廉过端午——纪检监察机关在行动”专题,并开设了举报窗口。“粽子禁令”,禁的是公款消费,刹的是不正之风。吃粽子是过端午节的仪式化内容,端午节是通往传统文化的节日载体,理应呈现她本来的文化内涵。[详细]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过端午节?

节日只要有民俗和风俗,在流传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变化,这是正常的,但却不能被淡忘或遗忘,应该将民俗和风俗的东西赋予其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古代诗词或文学作品为什么写节日的比较多?就是因为古时节日里民间活动多,这些活动给人们以深刻印象,给人以新奇感,让人难忘,故有感而发,油然而生一些感情和思想,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文化活动是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有效载体。过节放假是好事,但群众不应只进行旅游活动,而更要热衷于文化活动,与文化部门一起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把传统文化中丢失的部分寻找回来。[详细]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华声在线原创策划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华声在线
本期责编:蒋 俊